智能手表(Smart Watch)、智能眼鏡商機應用勢頭正快速崛起,智能可穿戴產品毫無疑問已成為最熱門的電子產品之一。可穿戴技術推進了人類生活的智能化、特別是移動健康、移動醫療技術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各類元器件的設計也越來越微型化、結合FPC主板生產組裝與整機裝聯應用,更成為電子制造業的熱點與難點。 日前在NEPCON China 2015展“智能可穿戴論壇”上,關注焦點就定格在了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制造挑戰與應對趨勢上。對于智能可穿戴產品的新特點,眾多與會專家表示,內部元器件的微小型化、高集成度特點增加了電子制造的難度。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體系工藝研究部總工劉哲表示:“智能可穿戴產品的出現使產品組裝面臨高密度、微型化的新挑戰。其中包括裸晶圓(‘Naked’dies)、元器件堆疊(3D封裝/PoP)、集成埋入式元件、更小的元件間隙、更好的構造以實現基板更小等特點,使元器件的微小型化和高密度組裝受到工程師們的廣泛重視。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諸如01005微型元器件已大量使用在新型的智能手機和可穿戴產品中,而03015也已實驗應用,相信不久就會出現在具體產品中。WLCSP等微型器件的大量應用、FC與PoP技術的應用、以及趨勢性的埋入式技術的應用都對產品組裝難度,工藝難點提出新要求。” 針對微型元器件的組裝工藝與技術趨勢,劉總工談到了01005組裝工藝技術、WLCSP組裝工藝技術、FC組裝工藝技術及埋入式技術,對智能可穿戴產品制造的影響及具體技術實現。“無源器件的尺寸變小已是絕對趨勢,新型的極限尺寸將會達到0402、03015、0201(公制),目前公制03015元件正在評估做應用導入。”劉哲認為對于01005元件的成功組裝,最優化設計及DFM的主要因素可包括:PCB或FPC的拼板尺寸、焊盤尺寸及形狀、基準識別點、阻焊膜工藝及厚度;元件的料帶精度,焊錫膏型號(Type4或Type4.5)及品質;鋼網的制作及開孔工藝,載板治具的設計和制作精度,搞好FAI&CPK的管控;在機器設備方面,印刷機、貼片機精度(+/-0.05mm)、吸嘴的保養及Feeder,制程能力(CPK)應不低于B級(1.33>CPK>=1.0)等諸多方面。 針對WLCSP封裝,劉哲認為:“WLCSP封裝是穿戴設備的核心組件,其設計和組裝要充分考慮可靠性要求,需要情況采用Underfill以提高組件的長期可靠性。 FC(Flip Chip 倒裝芯片)是裸芯片封裝技術之一,對于FC的組裝工藝技術,劉哲表示,“FC是芯片互連技術,也是理想的芯片粘接技術。FC向制造者提出了一系列嚴峻挑戰,為這項復雜的技術提供封裝、組裝及測試的可靠支持。超聲熱壓焊可適用在金凸點與鍍金焊盤的組合,可縮短加工處理時間,也會面臨可靠性的缺陷。” 埋嵌式技術是智能可穿戴產品發展趨勢性技術,主要包括埋嵌電阻、電容、電感及裸芯片等四類技術。據劉哲介紹:“埋嵌無源和有源器件集成PCB可以實現元器件的三維布局設計,在同面積布置更高密度的元器件,具有更高集成密度、提高可靠性、符合整機系統低成本、微小型化的要求。需要考慮設計、組裝、加工的整合統一。” 對于參與或是想要參與可穿戴產品設計制造的工程師們,劉哲最后給出建議:“可穿戴產品的引入是一個結合點,是封裝技術、PCB加工技術、SMT等相關技術的結合,使工程師們的專業界限變得模糊,我們需要成為整合PCB、SMT和封裝各類技術支持的工程師。只有這樣才能在可穿戴產品的制造過程中更游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