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IT作者:互聯網頭條事 作為生物識別技術中應用最廣泛、價格最低廉的識別技術之一,指紋識別技術在近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預計未來幾年指紋識別市場將會持續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目前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應用在企業考勤和智能小區門禁系統中,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 觸控風暴下一頭豬將要起飛 雷軍說“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考慮到移動設備具有大的保有量,以及未來仍在不斷發展的趨勢,指紋識別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發展,終于迎來自己發展的陣風。指紋識別也經過從之前的萌芽狀態,成長為今天的成熟狀態。可以說指紋識別本身已經不是過去的尷尬狀態,應用效果不加,成本過高以及市場狹小的三大瓶頸,如今再也無法拴住指紋識別了。 沒錯,指紋識別將要飛得更高。 在這個大風暴里,指紋識別本身的技術完善,是重要的基礎。外部的環境也是一個同樣不可忽視的因素。觸控風暴的崛起,是指紋識別可以大面積應用的前提,隨著反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世界各地,我們都可以看見不斷滑動手指的“低頭族”,觸控發展是不能逆轉的大方向。在配合觸控大方向的技術里,指紋識別顯得最有前景。 指紋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生物識別是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方案實現人體身份的識別和認證,包括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手勢聲控識別等,而指紋識別是市場上生物識別中最成熟的技術,其他技術目前都有自己獨特的困局。比如虹膜識別的成本和可靠性,都還需要不斷的優化。 綜合來看,指紋識別具備跟隨時代潮流,舍我其誰的不可取代性能。指紋識別技術已經來到了大面積應用的前夜。 指紋識別還能怎么變 指紋識別技術,其實是一系列技術的綜合名詞。其包括采集手指指紋圖像、處理、特征提取和比對等一系列的過程,主流的指紋識別產品包括光學識別和電容識別,而移動終端應用較多的是電容識別。電容識別分為劃擦式和按壓式,目前移動設備應用的主流技術是按壓式指紋識別。最新高通發布了一款新的指紋識別傳感器,它使用超聲波技術驗證用戶3D指紋,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嘗試。 按壓式電容觸控需要實體的觸控按鍵,蘋果的HOME按鍵的設計就是典型的按壓式技術。其HOME按鍵由內而外主要由4個部分構成:藍寶石玻璃、不銹鋼檢測環、TouchIDsensor和輕觸開關。藍寶石的作用是充當TouchIDsensor的保護層,由于硅傳感器的陣列中電流很微弱,保護層又不能太厚,通過將藍寶石和sensor封裝在一起,這些單元可以比以往更加貼近。并且封裝結構可以保護傳感器芯片和保護層。 不銹鋼驅動環是充當Sensor和人體手指建立聯系的中介,人體手指是導體,一旦接觸Home鍵,需要立即激活Sensor,金屬檢測環能夠測量到電容而判斷是否接觸人體,同時將這一部分電流傳遞到Sensor上。 按壓式指紋識別發展的方向兩個,第一就是指紋識別系統的整體壓縮,結合目前的設備,這種系統需要緊密的貼合,并且保持耐用性;第二就是識別的速度和準確性,如果讓用戶感覺不到識別的過程,并且保證識別能力。這兩方面的優化,是按壓式指紋識別技術的關鍵之處。目前來看,蘋果的TouchID在兩方面的優化都非常不錯。 類似高通的超聲波3D指紋識別技術,則是解決了產品必須配置實體按鍵的弊端。手機生產商可以將傳感器和設備融為一體,而不必將指紋識別單元單獨做成一個按鈕這種形式。這種超聲波甚至可以透過屏幕來檢測用戶的指紋,因此是未來指紋識別集成化發展的一種解決方案。 羽翼漸豐產業已無阻力 技術上幾乎沒有太多的難題可以阻礙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那么在產業鏈上,指紋識別的發展狀況又如何呢?是不是只有蘋果一家有能力實現這種完整的解決方案呢?顯然答案并不是這樣的,中國的手機廠商也正在加入指紋識別的大潮,類似魅族的MX4Pro,華為的Mate7都是提供了指紋識別功能。 在這些產品的背后,指紋識別的產業鏈正在不斷的完善。主流的按壓式指紋識別技術中,sensor的成本和研發是關鍵,其中控制sensor芯片的IC驅動是核心。目前蘋果依靠收購Authen Tec完成了產業布局,基本解決了sensor芯片以及IC驅動的問題。目前來看Authen Tec應該不會向其他廠商供應sensor芯片等核心技術。因此非蘋果陣營指紋解鎖的發展的關鍵,就在于sensor芯片的IC設計技術的發展,以及對應的制作以及封測等產業鏈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