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目前的改變就好比是皮肉之上附上了一層光鮮亮麗的“毛”,赤裸裸的皮肉被包裹起來,似乎不再重要。因此將當前的互聯網融合稱作:“賣毛”的生意。 為了闡述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從目前互聯網影響的一些產業入手去分析(中國互聯網,一定要限制“中國”二字),比如,制造業、服務業、汽車業、醫療業。 在制造業,目前主要的案例是小米、智能硬件廠商。他們對傳統品牌企業的改變主要在于營銷、其次在于產品。我們如果把營銷比作是“毛”,產品是“皮肉”,專利技術是“骨頭”。那么,中國的許多新型企業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最表層的“毛”,搞得光鮮亮麗,比傳統品牌企業更容易吸引買家。 就如同在手機行業,小米手機與傳統手機發展到今天幾乎完全的硬件同質化,之所以會同質化,是因為“骨頭”技術的成熟,導致生產“皮肉”的門檻降低到極低水平,任何有品牌的廠商都輕松控制品質,于是用戶感興趣的只有“毛”是否光鮮亮麗。 而從社會總財富角度講,這些新型制造廠商只是將傳統廠商的用戶挪到自己的碗中,并沒有創造新的用戶。而蘋果在2007年發布iPhone卻是創造了一個智能手機的時代,帶動3G、4G業務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信息消費產業等各行業向前大跨步,最終為全世界帶來新的財富增長點,而蘋果所做的事情就是“啃骨頭”。 在智能硬件行業也完全一樣,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只是簡單的將原有的這些設備聯網,而這種聯網很多都非用戶迫切需要,比如,一個聯網的插座、聯網的豆漿機,這種簡單的工作并未改變這個行業的本質,也未能衍生出新的市場。而在這背后則是芯片制造商、通信服務制造商的技術專利、標準在起作用,他們是做技術創造是“啃骨頭”。 在服務業,目前一些互聯網資本開始進入這一產業,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去改造這個產業,比如,O2O市場、打車市場。那么以“上門美甲”等上門服務為例,我們看看這些上門服務是否帶來真正的市場增值呢? “上門服務”利用互聯網手段讓用戶下單,然后企業接單后提供上門服務,優點是價格透明、服務標準化,我認為這就是光鮮的“毛”。而并未改變這些服務的本質,因為上門美甲、上門打掃衛生等所使用的技術、工具、材料與線下沒有本質區別,也無法帶來服務品質上的本質提升。同時,這也將線下的店鋪轉移到線上,導致線下商業地產的衰退,很多行業工人的失業,最終利弊相互抵消,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就業價值也是相互抵消的。 而打車行業使用了App軟件之后,我們發現最終仍未改變打車服務的本質。即使是當前的專車服務也需要提供訓練有素的駕駛員、車輛的檢修機制、高額的商業保險,最終只是破除了地方政府對出租車牌照的壟斷,只有這一點是還利于民的,而其他都未發生本質改變。同時,專車的增加會替代出租車市場,導致出租司機下崗或者轉移到專車隊伍,對整個打車市場增量并未提升。因此,穿著統一服裝、幫用戶開車門、送水等服務只是光鮮的“毛”,僅此而已。 再比如,在餐飲行業,一些互聯網從業者進入后,將飯店的流程設計互聯網化,將店面裝修的時尚化,將服務員打扮的更漂亮,但是餐飲行業的本質是賣好吃的食物,可是這些利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的飯店卻沒有能力做出好吃的食物。 而IBM的沃森超級計算機,卻可以將每一種食物的營養物質和氣味進行全部排序,然后制定出菜單,做出從來沒有食用過食譜,兼顧口味和健康,這就是互聯網技術對餐飲行業的變革,是在“啃骨頭”,而不僅僅是做一些無價值的“毛”。 在汽車市場上,中國一些互聯網公司宣布造車或者是將現有的互聯網業務放到汽車系統中,這被認為是顛覆汽車行業。在我看來,讓汽車聯網并不是什么新的生意,也不是一個大市場,這只是附著在汽車身上的“毛”,可有可無,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有人說,特斯拉就在用互聯網革掉傳統汽車企業的命。我說你只看到了那個比iPad還大的屏幕,其實那個屏幕只是“毛”。我曾坐過一次特斯拉汽車,司機在駕駛的時候,總是盯著那個大屏幕看,因為大屏幕直播了車后方攝像頭隨時傳過來的圖像,導致司機一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這個“毛”的作用只在于營銷汽車。中國公安部就曾做過實驗,司機在駕駛汽車的時候通電話,無論是戴耳機還是直接接聽,都會影響駕駛安全。 而特斯拉其本質性的改變是在電池技術、充電技術以及電力發動機的研發,這些技術才是“骨頭”。同樣,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蘋果也要造汽車,這都是從汽車的動力提供、安全性等方面去做核心的技術研發,這才是真正的啃骨頭,同時也可以帶來整個產業的變革,只是加一個iPad在儀表盤,并沒有什么真正變革意義,而我們很多人卻只看到這個招搖的大屏幕。 在醫療行業,目前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進入網上掛號系統或者網上預約醫生。其實,網絡醫療平臺的最大優勢是讓醫患之間直接對話,這提高了溝通效率,而這正是互聯網的本質能力。但是目前的狀況是中國的專業醫生太少,病人太多,其根本矛盾在于醫療資源的稀缺。 互聯網公司搞得掛號平臺并無法改變這個醫療行業的本質問題。同時,在癌癥等難度較大的疾病治療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無任何能力幫忙。而在國外,通過機器人技術、DNA技術進行精確的治療,或者利用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人,利用互聯網技術投放到血管中定位釋放抗癌藥物,這才是真正的改變醫療行業,是真正的創新。 所以我說掛號平臺只是互聯網醫療上的光鮮亮麗的“毛”,其本質還是提高了信息流動速度,卻并未創造一個嶄新的行業,不可稱作為真正的互聯網醫療。 在更多的互聯網正在入侵的行業里,都在重復著“賣毛”的故事。我想互聯網的“賣毛”生意只是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最淺層的部分,特別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都熱衷做的事情,而真正的變革則是利用互聯網、IT技術研發、創造去改變身邊的每個行業,這才真正能夠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和財富增長。 各位互聯網從業者、創業者們你們是否在做“賣毛”的生意呢?這值得我們所有人都深刻的思考。(磐石之心) ------------------------------------------------------------- 集芯城—IC正品原裝大批量在線商城:http://www.icjxc.com/ 關注集芯城微信號:icjxc520,即可隨時隨地用微信快速詢價、查詢現貨,親們再也不用到處找名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