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瑞安·布拉德利(R.B。) 翻譯 談笑 唾液也許會成為醫用設備的新能源。 默罕默德·穆斯塔法·侯賽因(Muhammad Mustafa Hussain),這位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教授,畢生致力于極微型裝置的研發。他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的研究:“小東西拉近了我們與未來的距離。”于是,當他在2010年著手研究高效、可再生的發電設備,為偏遠地區的凈水或醫療診斷提供充足的能源時,他首先考慮的因素就是小巧。不過,利用唾液驅動燃料電池,卻是他在研究開始時完全沒有想到的。 這個“吐口唾沫”的點子來自于當時侯賽因實驗室的同事、當時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賈絲廷·E·明克(Justine E.Mink,現為陶氏化學公司的研究員)。那時,明克正嘗試開發一種可以植入人體,安放在胰腺附近監測糖尿病人血糖水平的微型裝置。微生物燃料電池——這種通過向細菌提供有機物(唾液中也富含有機物),利用細菌代謝產生電流的方法映入了她的眼簾。碰巧她和侯賽因的項目都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因此兩人找來高導電性的石墨烯電極,在上面附著了唾液細菌,在一周之內,這些細菌產生了1微瓦(百萬分之一瓦)的電量。 雖然1微瓦看起來微不足道,卻足以驅動諸如芯片、診斷工具、或是明克的糖尿病監測儀這樣的微型設備了。侯賽因現在正與3D打印人造器官的公司合作,將他的燃料電池嵌入人造腎臟中,并通過各種體液為電池充電。他說這只是他宏偉目標的第一步,今后,他打算幫助貧困國家,利用工業廢棄物中的有機物來發電,并將電力用于海水淡化。 --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