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已成為全球電信產業首屈一指的企業,但是這家公司卻因產品安全問題一直無法在美國市場取得突破。外媒日前對華為高級副總裁陳黎芳進行專訪,談到了華為在歐洲、美國市場的發展,遇到的阻礙,以及在研發領域的投入等問題。 以下為訪談內容摘要: 問:華為已成為電信設備和智能手機市場的全球領先企業之一。華為如今已有65%的營收來自于海外市場,但由于對網絡安全的擔憂,導致華為還無法在美國市場立足。華為的快速成長應當歸功于什么? 陳黎芳:華為的成功因素有三個。一是我們對研發、技術和創新的投入。過去十年間,我們投入了約250億美元。 第二是我們的管理團隊。當我們還是一家小公司時,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曾經說,“我們能夠學習。我們應當從其它公司那里學習管理經驗!彼晕覀儗芾硪策M行了巨額的投資。 第三個成功因素是我們的員工持股機制。這種機制能夠讓員工分享企業的成功。華為有8.4萬員工持有公司股票。華為的第一大股東是創始人任正非,但他僅僅持有公司1.4%的股份。 問:出于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國會在2012年曾發布報告,推薦國內運營商不要采購華為的設備。華為正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改變這種看法? 陳黎芳:那些僅僅是毫無事實依據的指控。目前全球已有30億人使用我們的設備和解決方案。這是一份非常不錯的成績。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防衛網絡安全。 在過去的兩年間,我們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安全早已被植入到華為所有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當中。我們對安全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對于與未來5G網絡和智能手機相關的安全技術,我們也通過投入巨資來確保用戶數據是安全的,手機不會遭到攻擊。 問:華為已在歐洲市場獲得了大量的訂單。能否保證中國政府不干預這些網絡? 陳黎芳:華為從未收到過來自中國政府的請求,要求我們做什么,或者是暗示我們應當我們做什么。 我們有一條原則:不信賴任何人。華為的產品要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夠生肖。舉例來說,我們出售到英國的設備,首先要經過英國政府的檢測,然后他們會向我們提供反饋結果。 問:華為網絡設備業務能否在短期內進入美國市場? 陳黎芳:華為網絡設備業務進入美國市場所花費的時間,將會超過我們進入歐洲和亞洲市場所花費的時間。過去,我們與美國并未有太多的接觸。美國人如今也不太了解華為。我們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讓美國人更多的了解我們。 問:華為當前在研發領域關注的重點是什么?中國在創新領域有哪些優勢? 陳黎芳:創新依賴于四個因素。第一條與市場相關。只有大市場才能夠吸引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中國就擁有這樣的市場。 第二個因素是人才。企業必須擁有優秀的人才庫來生成好的創意。中國具備優勢,是因為擁有龐大數量的畢業生。 第三個因素是經濟發展。如果我們能夠享受可持續增長的經濟,就能夠吸引人們進行投資。中國這一點也做得相當出色。 第四個因素是機制。美國擁有最好的創新機制,鼓勵許多人和企業繼續進行投資。中國也正在取得進步。 問: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上周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原因是他用中文在清華大學發表了演講。你認為這能否改變Facebook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陳黎芳:我羨慕他能夠用如此流利的中文發表演講。這一點不像我,無法用流利的英語與你進行溝通。 我以前沒使用過Facebook服務,因此我也不了解客戶體驗。不過我兒子使用Facebook,我從他那里聽說了許多關于Facebook的事。 --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