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一早, Marvell集團的高管一行人在納斯達克敲鐘開市后,隨即受到《巴倫周刊》的邀請,到他們的辦公室參加一個訪問。 他們是Marvell首席執行官周秀文博士(Sehat Sutardj)以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戴偉立 (Weili Dai)女士、首席財務官Mike Rashkin和投資者關系總監Sukhi Nagesh。 在會議開始前,Sutardja自豪地笑稱他幾乎是高科技領域唯一一個印尼血統的首席執行官(或許也是經營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的為數不多的印尼人之一。) Marvell的三大業務陣地——存儲、網絡以及移動和無線芯片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Sutardja拋出了他對行業的判斷:“半導體行業的游戲規則已經到了末路。” 他的觀點是,在未來幾年里,晶體管的尺寸將從現在的20納米或14納米下降到7納米,這樣一來,鑒于生產設備的高成本,很少有制造商可以生產如此微小的晶體管。 只有極少數的無晶圓廠芯片廠商(指的是沒有自己的工廠,需要付錢讓英特爾、三星電子或臺積電代為生產的公司)可以支付這些昂貴的制造服務。 其結果是:行業持續了數十年的摩爾定律,即制程工藝不斷變小會走向終結。 Sutardja表示:“未來某個時候,你不需要大量的晶體管即可為計算機任務提供足夠的性能。” 他認為,當這一產業到達摩爾定律的結尾,定制芯片會接踵而至。他指的是所謂的CPU,即微處理器的心臟。與許多其他的芯片廠商(包括移動領域的兩大競爭對手高通和聯發科)相同的是,Marvell基于ARM公司許可的技術生產芯片。但不同于大多數其他獲得ARM許可的廠商(包括聯發科),Marvell和高通設計自己的CPU,而不是采取標準的ARM 許可的CPU。 Sutardja相信,CPU創新是公司未來的一個重要差異化優勢。 Sutardja 表示:“15年以來,我們一直從零基礎開始定制芯片。” 英偉達等其他廠商較晚開始設計定制的CPU,如英偉達的“Denver”。 搶占LTE市場份額 關于移動和無線,公司很早就贏得了三星等廠商的手機基帶芯片合同。 華爾街想知道,在處于優勢地位的高通和低價芯片廠商聯發科之間的Marvell,能否真正長期地保持競爭力。 目前, Marvell處于一個微妙的地位,由于該公司的3G產品(針對中國的3G網絡)銷售勢頭下滑,導致兩個星期前該公司的季度預測未滿足期望,但目前高通擁有86%所謂的基帶LTE版本(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的情況下,Marvell排名第二,位于聯發科之前,也是不錯的。 Sutardja認為“沒有什么能夠阻止我們占據LTE基帶市場30%的份額。”戴偉立指出,Marvell是中國去年12月LTE芯片的頭號銷售商。我們是僅次于高通的第二大LTE廠商,并將繼續保持這一位置。 Marvell的戰略包括創新——“我們的LTE技術領先于聯發科,”Sutardja表示。降低無線價格——“我們從來沒有參與低端3G(以前的標準)市場的競爭,”他說。“但我們準備在LTE領域參與競爭”。就如同聯發科的模式:向較小OEM的廠商提供更多的支持,為他們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我們將要建立聯發科那樣的渠道戰略,”首席財務官Rashkin表示。 Sutardja表示:“我們已經與中國所有的第一梯隊的手機廠商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系,包括三星。三星并不希望與聯發科技合作,但他們愿意與我們合作。” 我們看到,中國的一線手機廠商改變非常迅速。 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當前的市場冠軍是小米。一年前,這個年輕的公司可能還沒有這么引人注目。Sutardja肯定的說:“我們相信我們將與小米,或其它將成為市場第一的廠商建立合作。” 回到前面所講的,Sutardja相信中國的LTE標準——所謂的“TD-LTE”(Marvell已經取得領先地位)將會占據世界主流地位。 他堅持說道:“TD-LTE將成為主要的標準。適合中國的技術將走向全球。” 平衡閃存和磁盤 在存儲方面,該公司在閃存存儲設備控制芯片市場擁有50%或以上的份額。在舊式普通硬盤控制器芯片市場,它也占據了大量份額。今年早些時候,LSI出售給了安華高,而安華高隨后把LSI的閃存驅動器控制器芯片業務出售給硬盤制造商希捷科技,這個行業已經在整合。Sutardja相信這將推動Marvell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換句話說,他希望保持目前與希捷的業務,同時獲得LSI閃存部門原來的業務,被希捷并購后LSI的閃存部門目前對其他存儲器廠商來說是一個競爭對手。 Sutardja看到Marvell的控制器帶來了很多其他廠商不具備的優勢,包括已購買控制器芯片資產的蘋果。“看看你目前為什么不能在iPad上保持多個標簽頁,”他指出。 “這是因為閃存控制器是非智能閃存。只有我們的控制器能夠處理這些數千個寫入循環”,即寫入閃存以記憶多個網絡瀏覽器選項卡。 隨著混合硬盤的起步(把旋轉磁盤與作為緩存設備的NAND閃存整合起來),相同的控制器智能將讓計算機敏銳地在兩個介質之間劃分任務。 Sutardja表示: “我們是對這個問題的兩方面都熟悉的唯一廠商,即閃存和磁盤。” 在網絡方面,Marvell面臨強大的對手博通,后者的網絡芯片系列“Trident”正被越來越多的廠商采用,如Arista網絡和思科系統。但對于Sutardja來說,Trident交換機芯片正在迅速變得過時。它們注重處理以太網“幀”或“單元”,這些實際很小,使得交換任務效率低下。 Sutardja 表示:“轉發整個[互聯網]數據包,而不是將其分解。”明年,該公司的新型交換“核心網板(Fabric)”芯片將通過檢查整個數據包來做出決定。“每個人都想要它。”他這樣談及新方法。 最后一個更有趣的因素是具有經濟頭腦的投資者。目前,Marvell的營業利潤率在18%左右。但公司的目標是大約20%。Rashkin表示,公司可以通過尋找收入增長的來源和保持運營費用來實現這一目標。去年,該公司承諾保持總運營支出持平,并已在今年實現這個承諾。 雖然華爾街有些人擔心,該公司將28%的收入投入研發,比例過高。Rashkin堅持認為,這是保持Sutardja堅持的創新所必須的投資。“我們消除重復支出并對各項投資進行優先排序,以實現我們的運營支出目標,使其在控制范圍之內并關注影響,”Rashkin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