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和對更高數據傳輸率的不斷追求,推動運營商升級至LTE。這一變化對回傳網絡產生了變革性的影響,使它從二層網絡升級到三層,同時,中央節點控制器(RNC)消失,使其控制功能全部轉移到基站上。這些變化給運營商、設備商帶來了挑戰,他們需要靈活的、高性價比的方案,使之能夠提供足夠的網絡容量,同時還支持2G、3G以及LTE不同設備間的共存。 應對LTE運營商和設備商的需求,PMC推出WinPath4回傳處理器。由于運營商必須面對新的4G LTE部署與現有的2G、3G設備共處的局面,這就需要每個小區站點都要支持二層PTN交換和三層路由。WinPath4創新性地引入電信級以太網Router-on-Chip架構,它可在單個平臺上兼有交換及路由功能,使設備商可以提供跨平臺標準化通用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包括微基站、微波、PTN一體化小型設備(比薩盒)以及CESR回傳平臺,從而實現更低的成本及更快的上市時間。 ![]() 與其他無線回傳方案相比,WinPath4的特色在于: 第一,它為40G電信級以太網交換引入了三個關鍵元素,包括電信級功能,完整的三層功能支持IPv6和大容量表,以及偽線技術、TDM接口支持混合RAN和多業務接入,因此支持2G、3G、LTE的同時回傳。 第二,它集成了一系列增值功能,包括硬件加速搜索引擎、報文頭壓縮、精密流量管理、加密、統一的同步方案支持IEEE1588和SyncE,以及可捆綁光纖、銅纜或無線以太鏈路的虛擬綁定技術。 第三,通過相關的開發套件,用戶可在現有軟件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增加定制和專屬功能。 PMC通信產品事業部市場與應用副總裁Babak Samimi指出:“推出WinPath4之后,我們的WinPath系列已涵蓋了從4G到40G的產品,從而提供了一種通用的硬件和軟件架構,以滿足全IP回傳的需要。PMCWinPath處理器的靈活性及可編程性讓用戶可以隨著移動網絡的演進而提供相應的新功能! PMC通信產品事業部資深產品營銷經理郎濤介紹,WinPath4在設計之初充分結合了當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具有高度的靈活性?紤]到IPv6的迅速推廣,WinPath4對IPv6的支持非常完善;為了支持LTE大規模部署后微基站的大量推廣,WinPath4實現了足夠大的路由表;鑒于軟件定義網絡(SDN)會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WinPath4內部架構專為這方面最受關注的OpenFlow協議做了優化,其內部硬件引擎能夠非常高效地解析OpenFlow指令,為今后SDN的推廣打好基礎。郎濤強調,2013年LTE在中國將開始真正成長并得到大規模推廣,WinPath4專為LTE設計,因此先于北美市場在中國首發,這一時機與當時設計產品時的預想恰好吻合,WinPath4在中國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針對WinPath4的擴容問題,郎濤補充,40G可以滿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需求,如果需要擴容的話,可以通過芯片疊加的方式來完成,例如兩片堆疊就可以實現一個80G的方案。當然,在WinPath4發布之前,PMC已經在考慮下一代的產品規劃了,根據相應的發展趨勢會有性能更強的產品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