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2009年曾對高通罰款2億美元,原因是其濫用市場壟斷地位。 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反壟斷官員已經與韓國同行會面,就如何處理美國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反壟斷案進行交流。中國政府向海外監管機構“取經”,意味著高通可能在中國面臨著巨額罰單。 中國2008年頒布反壟斷法,高通只是可能受到調查的至少30家外國公司中的一家。 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曾于2009年對高通公司罰款2億美元,以懲罰其濫用市場主導地位。但中國對高通處罰力度可能更大,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調查甚至可能改變高通的許可證交易,其罰款金額可能高達高通公司年收入1/10。截止到2013年9月29日,高通公司上一財年總收入達250億美元,其中半數收入來自中國。 曾參加5月份和6月份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與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會議的消息人士稱:“中國政府對韓國如何處理此類反壟斷問題很感興趣,向韓國同行征求了許多建議。”但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不可能使用與韓國處理高通反壟斷案完全相同的方法。 這名消息人士稱:“在中國,高通的知識版權使用費都較高,但高價格本身不屬于反壟斷范疇。只有當其存在歧視性元素時,才會引發反壟斷調查。”自從去年11月開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就對高通如何授權使用其專利和定價芯片價格展開調查。 兩國監管機構之間的交流并不常見,但許多專家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此前多依賴于壓力政策,而非對案例進行詳細的經濟分析來驅動。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向韓國同行“取經”,可能暗示該機構正尋求高通反壟斷案的法律依據。 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表聲明稱:“我們正尋求加強監管執法,希望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分享處理此類實際案例的經濟分析技術。”但韓方官員拒絕就此發表進一步評論。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反壟斷局在會后曾發表聲明,稱雙方就此展開“深入交流”。目前,各方都沒有特別提及高通反壟斷案。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本周也向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開出天價罰單,以壟斷價格名義罰款2.01億美元。此外,奧迪、菲亞特旗下克萊斯勒公司都可能因存在壟斷行為而被罰款。 下月或公布結果 騰訊科技從可靠渠道獲悉,國家發改委針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不出意外,結果將在下月對外公布。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發改委內部人士的確認。 國家發改委調查數月取證,直到上月才對外稱已掌握充分證據。據了解,在雙方半年多的接觸中,高通公司總裁Derek Aberle已經分別在今年4月3日、5月8日、7月11日共三次率團隊到訪國家發改委,接受問詢和交換意見。 上述人士透露,本周內Derek Aberle將率隊與國家發改委進行第四次的意見交換和接受詢問,且這次將是公布結果前的最后一次意見交換,討論的核心問題主要涉及專利許可費模式調整,專利許可和芯片銷售中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等。 目前,雙方討論的細節還無從得知,而隨著結果即將公之于眾,外界猜測,對于高通而言只有兩種結果: 一是接受常見的反壟斷罰單,二是雙方均做出讓步,以和解收場,高通在與中國手機廠商之間的芯片和專利授權價格上將進行適當調整。 來源: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