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en Kasemsadeh 在上篇博客文章《電感式傳感:線性位置傳感(第 1 部分)》中,我介紹了如何使用三角目標和螺旋線圈實施線性位置傳感器。盡管使用這種方法可實現良好的分辨率,但需要測量一個比移動距離長的目標。在適合這種方法的目標尺寸被禁止的情況下,您可使用不規則線圈和較小目標代替。 對于目標必須是小尺寸的情況,我設計了一個右側線圈環路間距大于左側線圈環路間距的矩形線圈(如圖 1 所示)。該線圈能產生不均勻磁場,其可通過獲獎的 LDC1000 等電感至數字轉換器 (LDC),用于實現線性位置傳感。 ![]() 圖 1:可產生不均勻磁場的 PCB 線圈 —來自 PCB 布局工具的圖片可清楚顯示 線圈是 2 層 PCB,跡線寬度和間距為 5 密爾(0.127 毫米)。它每層有 23 匝,尺寸為 100x12.5 毫米。在左側,每個環路的間距是 5 密爾(0.127 毫米)。在右側,我添加了一個環路,步進為 4 毫米。 結果怎樣?傳感器線圈產生的磁場在中心環路附近最強,并沿線圈右側方向衰減。 我的目標是 24 毫米寬的鋁片。盡管與較窄的目標相比,較寬的目標占用更多空間并會限制總體可用移動范圍,但它們可產生較大的電感變化,并提供出色的分辨率。 對于評估,我將目標放在從線圈到 PCB 線圈 4 毫米遠的位置。使目標靠近線圈,能從線圈中心到右側邊緣產生較大的電感變化。與三角形目標實驗類似,我將目標從位置 0(線圈左側)以 0.5 毫米的步進移動到位置 100(線圈右側)。圖 2 是測量數據。 ![]() 圖 2:線性滑塊位置與所測量的電感 該數據顯示,不應將前 5 毫米用于絕對位置傳感應用,因為它們代表線圈中心左側的區域,在該區域磁場線密度低于中心部位。在移動范圍的最后 10 毫米處,磁場強度非常低,因此傳感精度降低。 我沿移動范圍剩余 85 毫米收集的數據樣本是單調的,可用來準確確定金屬目標的位置。在該移動范圍內,電感從 73.1μH 增加到 84.9μH。 有兩種線性化輸出的方法。一種方法是以非線性方式將線圈環路與線圈中心右側分開,這樣它們可在所需目標距離位置,采用所選目標產生線性輸出。然而,在軟件中對數據輸出進行線性化通常是比較便捷的方法。 電感式傳感是一項實現精確非接觸式線性位置傳感的強大技術。在這兩篇博客中,我分別介紹了使用成形目標和不對稱線圈設計此類系統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