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7日微軟宣布全球裁員計劃以來,劉磊的工作就開始忙碌起來。作為參與這次裁員的員工之一,他要與同事共同制定中國區員工的裁員方案。 在這次規模達1.8萬人的裁員計劃中,被微軟收入麾下不久的諾基亞成為重災區,約1.25萬名被裁員工來自后者的設備與服務部門。而劉磊的工作就是負責諾基亞中國區員工的裁員工作。 作為諾基亞的老員工,劉磊見識過該公司歷史上的多次裁員。但在諾基亞被微軟收購之后,這是他首次操持與裁員有關的事宜。 以往,諾基亞在中國的裁員規模不大,員工們在拿到補償后也都很平靜地離開公司。但這一次出乎劉磊意料,裁員方案還未制定完成,員工們就開始了集體抗議,公開指責新東家微軟“暴力裁員”。 憤懣的被裁員工 今年4月,微軟完成了對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的收購。一大批的諾基亞中國員工也隨之成為微軟員工。但3個月之后,裁員的命運已經降臨到他們頭上。 7月17日,微軟宣布全球裁員計劃,收購而來的諾基亞成為了重災區,中國區自然不能幸免。從那時起,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內,諾基亞負責研發的2000多名員工已經無心工作,開始更多地議論會不會被裁,以及能夠拿到多少補償。 早在去年9月,微軟即已宣布對諾基亞手機部門發起收購。時任諾基亞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安撫員工,稱沒有裁員計劃。為了打消疑慮,埃洛普承諾,如果微軟在收購完成后一年內裁員,那么員工們也會按照諾基亞的標準拿到補償。 如果被裁能拿到多少補償?在諾基亞中國工作2年的李平(化名)自7月下旬以來就一直在跟同事們打聽這件事。 有消息稱,微軟可能會給予“N+6”個月工資的補償(N為員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李平覺得,如果真是如此,即使被裁掉,自己也完全可以接受。 在焦急的等待中,李平和其他員工一樣,終于迎來了微軟公布裁員方案的那一刻。 8月1日上午,微軟中國的管理人員到諾基亞亦莊園區宣講裁員方案,宣布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是“N+2”。人們大為失望。數百名諾基亞員工走出辦公樓,在園區內集體抗議。有人打出橫幅,指責微軟背信棄義,“暴力裁員”。 據悉,諾基亞亦莊園區有2000多名研發人員,其中有大約1500至1600人要被裁掉。對于同一園區的制造工廠的3000多名工人,微軟提出了自愿離職計劃,并未強制裁員,而補償也是“N+2”個月的工資。 與此同時,對于接受離職補償方案的部分工廠員工,微軟將給予一部Lumia 630手機作為紀念,并非外界傳聞的“先到先得的獎勵”。Lumia 630是一款中檔Windows Phone手機,市場售價約為1000元上下。 委屈的微軟中國 在園區內抗議的員工主要來自研發部分,這也符合劉磊等負責裁員工作的人的預期。微軟此前已經關閉功能手機、Nokia X等產品線,相關研發人員肯定已經預料到被裁。 “研發人員反彈激烈,可能與雙方的信息溝通不夠及時有關。”劉磊告訴新浪科技,微軟中國也有自己的難處,讓負責相關工作的員工兩周內拿出涉及上千人的裁員計劃,實際上也有困難。 劉磊透露,微軟7月17日宣布裁員之后,微軟中國開始著手制定裁員方案。“這一周,我們開始跟各個團隊進行裁員計劃的溝通,力爭下周與員工溝通完畢。” 據新浪科技了解,微軟已經向諾基亞中國員工承諾,本月內讓員工們知道去留,并力爭在8月上旬完成。目前,尚未有員工被裁掉。 “被裁員工在9月30號之前都不會離職。”劉磊向新浪科技透露,由于部分團隊需要進行后續的工作,離職可能會遲一些,但最晚不遲于今年底。 劉磊強調,微軟是在和工會溝通并得到反饋后,方才公布裁員信息。此外,第一批裁員將在9月底進行,不存在所謂的“上午通知、下午走人”的情景。 最近一周,有關諾基亞員工被裁的消息甚囂塵上。一些員工不斷向媒體釋放消息,其中焦點是抱怨微軟裁員沒有執行諾基亞當初承諾的標準,大陸與臺灣員工補償方式不統一等。 所謂諾基亞承諾的標準,實際上也是“N+2”。據一位不愿具名的前諾基亞員工透露,諾基亞在2012和2013年有過小規模裁員,補償標準都是“N+2”,并非“N+6”。 本次裁員,由于第一批裁員9月30日才會進行,微軟實際上還是給了被裁員工額外兩個月帶薪找工作的緩沖期,相當于“N+2+2”。對于12月底被裁的員工而言,相當于“N+2+5”。而對于不同地區補償標準不一的問題,一位要求匿名的微軟中國高管表示,由于各地的勞動法規不同,微軟肯定會按照當地法律法規裁員。 比如在美國,公司會要求員工當天離職,并發給被裁員工兩個或幾個星期的薪酬作為補償;中國法律規定的賠償則是“N+1”。目前而言,諾基亞的補償標準遠遠高于國內法律法規劃定的底線,也遵守了諾基亞對員工承諾的標準。 “實際上,給予諾基亞員工的離職補償甚至要高于微軟員工的標準。”前述微軟高管透露,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微軟實際上調了諾基亞員工的工資系數。 除了這些政策外,微軟還設立了1800萬元的培訓基金,用于被裁員工的技能轉型培訓。此外,微軟開放了大量其他職位的招聘,希望幫助被裁員工盡快再次就業。 傲嬌的競爭對手 在勞資雙方完成博弈、達成最終的裁員協議之前,諾基亞中國區的數千名員工命運未卜,前途叵測,只好一邊到公司“打醬油”,一邊坐等“靴子”落地。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起事件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對手的傲嬌、土豪的打臉、看客的調侃,讓諾基亞的裁員有了些許黑色幽默的色彩。 8月4日下午,微博用戶“零零發”發了一條消息稱,“好幾個諾基亞的想來小米求職”,卻對老東家的薪水高、假期多、工作少十分眷戀,不舍得離開。這位自稱叫趙剛的用戶最后說:“抱歉了,小米真的沒有這種好職位啊!”言談中頗為自得和不屑。 此言在網絡上引起了大量爭議。第二天,中國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子王思聰轉發了這條微博,并評論稱“從小米能請這種腦殘當員工就能看出這個企業是什么樣的”。除了指責小米善于抄襲和炒作外,王思聰還要“更加堅定地做一個米黑”。 作為網絡紅人,王思聰對小米開炮,迅速點燃了網民的圍觀熱情。在48小時內,“零零發”的微博被轉發了3萬多次,討論者則自覺站隊,分別力挺小米和王思聰。 就在王思聰“打臉”的同時,阿里巴巴(滾動資訊)也不甘寂寞,趁機發布招聘信息攬人。它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一條招聘啟事,宣稱“諾基亞是一家偉大公司”,認可其的杰出貢獻,“愿意為即將離開的優秀人才提供一個夢想的舞臺。“ 另一家手機公司魅族則略顯后知后覺,直到8月6日中午才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愿意招聘即將離職的諾基亞員工,提供軟硬件、互聯網開發、產品運營、用戶體驗、軟件測試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職位。它甚至喊出了一個文藝口號——“為了下一個經典,重裝上陣”,并配上了一張握手圖片,顯然是在效仿諾基亞經典的開機畫面。 對于即將丟掉飯碗的1000多名諾基亞員工而言,這應該是一個告別往昔的悲情時刻,不料卻被局外人編排成了一場去舊迎新的“喜喪”。其中尷尬,只有身在其中方能體味。 更大的危機是,在外企舒適環境下浸潤多年的諾基亞員工們,以其現有知識結構和工作方式,在競爭極其激烈的手機行業中,能否順利找到新雇主將是一個未知數。這或許是他們在爭取更多離職補償之余,應當考慮的最緊急的問題。 被慣壞的貴族 8月5日中午,新浪科技記者來到了諾基亞亦莊園區實地探訪。此時距離微軟中國公布“N+2”離職補償方案僅僅過去了一天,距離8月1日的集體抗議也只有4天。 時值夏末,北京的正午悶熱干燥。諾基亞的員工們用罷午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是在林蔭道上緩緩散步,或是站在草坪上談天說地,表情輕松愉悅,絲毫沒有即將失業的緊張氣氛。唯有胸前藍色工牌的“Microsoft”字樣,表明他們已經是微軟而非諾基亞的雇員。 此情此景,讓人不由得相信微博用戶“零零發”的言論確實有幾分真實。諾基亞及其他大多數科技公司,從進入中國的第一天起,就以高薪酬、高福利和人性化著稱,在經營狀況良好時是許多人的夢想之地。外企也和國企、事業單位一起,成為許多年輕人最愿意效勞的雇主。 但到了行業不景氣、企業需要縮減人力成本的時候,這種寬容的環境讓員工們不舍得離開,不愿從“著火的平臺”(諾基亞前CEO埃洛普名言)跳入刺骨的海水中,即使在裁員迫在眉睫時也不愿自救,而是把精力放在爭取更多補償上。 早在兩年前,業績不佳的摩托羅拉宣布在華裁員1000人,其中南京研發中心被裁掉了500多人,同樣引發了員工拒絕簽字、集體維權的風波。當時即有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南摩的許多員工每天無事可做,早退成為家常便飯,但依然不愿離開,圖的就是“事少錢多”。 幸運的是,雖然起了糾紛,但大多數南摩員工在失業后憑借技術底蘊,迅速在聯想、華為、酷派、蘇寧易購等公司找到了新工作。然而,這種幸運不太可能發生在如今的諾基亞員工身上,“接盤俠”或許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多。 8月5日,國內知名BBS水木社區上一位名叫“yseternal”的用戶發布一個帖子,標題為《作為即將被裁的Nokia員工,我來說幾句》,揭示了諾基亞中國的許多內情。在他看來,一些員工“的確應該加強學習,混日子的真是有。外企相對穩定,養成了很多毛病,辦事效率低,技術水平差也是事實”。 更重要的是,諾基亞這些年來不停更換手機使用的操作系統,從最早的S30、S40、Symbian,到后來的Meego、Windows Phone,再到今年2月剛剛采用的Android。大多數研發人員的精力都花費在了Windows Phone及其他更古老的平臺上,只有少量人手從事Android研發,這讓他們在離開諾基亞后,想要在Android占據主流的手機行業中謀得一份職業十分困難。 令人唏噓的是,幾年前諾基亞中國區進行了一次內部投票,表決是否采用Android系統,78%的員工投了贊同票,可惜未被高層采納。今年初的諾基亞X項目曾被寄予厚望,但到了7月,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又宣布放棄諾基亞X。 毫無章法的折騰明顯打擊了員工們的士氣。Yseternal稱:“那天晚上,我們挺多人還在公司為了這個項目加班,還預定了周末也來加班!他(指納德拉)一個郵件,第二天我們就放棄了所有計劃,打醬油等裁員,太可惜了。“ 這也導致了諾基亞的員工無法持續提升Android研發能力,之前在功能機、Symbian上的積累又不被主流手機廠商看重,一旦脫離諾基亞的生態系統就需要從頭學起。尤其是年齡較大、拖家帶口的老員工,要讓他們從頭再來、與年輕人競爭,可謂難上加難。 在諾基亞最巔峰的2000至2008年,它的員工無疑有睥睨眾生、唯我獨尊的資本,可以只按照諾基亞的需求加“技能點”,無需理睬外界在想什么、做什么。那時,諾基亞就是標準,就是規則。但當手機被iPhone和Android徹底顛覆后,這些員工漸漸發現,自己就是那個一直在裸泳、沒有安全感的人。他們就像一群被慣壞了的貴族,只有在大革命發生后才發現已然無路可走。 作為一位對老東家感情頗深的前員工,帖子的作者最后寫道:“諾基亞,那個我崇敬的公司,那個我熱愛的公司,就這么完了。我在諾基亞的歲月,我的青春,我的少年(少女)心呀,如同讀完的悲壯詩篇,合起的書本,被放在了陰暗的深處。再見,諾基亞;再見,我的青春。” 來源: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