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高科技企業正陷入入華以來最大煩惱時期。過去一段時間里,高通、微軟、奔馳相繼遭遇中國反壟斷調查,其中,微軟和奔馳辦公室相繼遭突擊檢查,高通反壟斷調查已持續8個月。 其中,微軟還收到了來自官方的警告。國家工商總局日前要求微軟公司要嚴格遵守中國法律,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擾、阻礙案件調查,保證案件調查的客觀公正。 這場轟轟烈烈的反壟斷調查還看不到收官之時。就在昨日,有消息稱,目前國家發改委針對克萊斯勒和奧迪的調查已接近尾聲,克萊斯勒和奧迪將因壟斷受到相應處罰。 高通、微軟、奔馳、克萊斯勒、奧迪這些企業遭遇反壟斷調查的背后,是這些年來跨國企業優勢在降低,不僅資本和技術不再具有優勢,海歸人員也沒有待遇優勢,對人才吸引力下降。 而隨著中國的相關產業都逐步具備競爭力之后,中國社會對外國事物態度發生翻天覆地變化,跨國企業的“紅地毯”地位正消散。 分析人士方興東對騰訊科技表示,跨國企業肆意橫行很多年,過去很多年反壟斷法形同虛設,沒發揮本質威力,政府早該反壟斷,與簡政放權、處理腐敗一起,激活市場活力。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指出,反壟斷并非意味跨國高科技企業在華進入高危期,只是意味著其超國民待遇的終結,盡管跨國企業仍有很多優勢,但未來要想在華更好發展,就需更本地化。 微軟的糟糕時代:交惡始于XP停服 今年7月28日晚間,微軟中國方面證實,國家工商總局突然調查微軟北京、上海等四地分公司辦公室。根據官方通報,這一突擊檢查系因企業舉報。 2013年6月,國家工商總局根據企業舉報反映的微軟公司存在對其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相關信息沒有完全公開造成的兼容性問題、搭售、文件驗證等問題,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的情況,進行核查。 微軟反壟斷案的背后則顯示其與中國政府的友好關系逐漸破裂。曾幾何時,微軟被認為是最重視與中國政府關系的外資IT公司之一,雙方關系升華突出表現為是2006年4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訪美期間會見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并在蓋茨家中共進晚餐。 2013年以前,微軟與深圳等地方政府關系也很不錯,包括Xbox、Zune在內的硬件產品都在華南生產。 不過,自2013年以來,尤其是“棱鏡門”事件爆發后,中國前所未有地強調網絡安全,而微軟在Windows XP和Windows 8等問題上態度強硬,導致這層關系遭遇很大裂痕。 今年4月,微軟宣布停止對Windows XP系統的支持維護。中國的政府機構裝機量很大,在微軟一刀切停服的情況下卻沒享受到優惠政策。此外,Windows 8的安全問題被曝光后,微軟中國也沒能讓微軟全球和中國政府協談,讓這個問題惡化。 作為PC時代的軟件霸主,微軟是首次在華遭遇反壟斷調查,而此前其在各國則多次因壟斷指控被開出天價罰單。2004年被歐盟處以近5億歐元罰款,2008年因未執行裁決再處8.9億歐元罰款。2013年,微軟又因未能達成反壟斷協議承諾被歐盟反壟斷機構處以5.6億歐元罰單。 另一個遭遇反壟斷敲打的是高通。作為全球主要芯片提供商,高通在3G/4G領域擁有強大的專利組合,并通過收取專利授權費用獲取收入。2013財年,高通營收高達247億美元,凈利達68.5億美元。而與之對應的是,廣大的中國手機廠商在利潤生死線上掙扎。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手機廠商利潤率整體處于極低水平,作為龍頭的華為、中興和聯想的手機利潤率分別僅有1.2%、-0.3%和0.4%,均值不足0.5%,絕大部分都在“賺點辛苦錢”。 跨國企業超國民待遇時代結束 相比微軟、高通的反壟斷調查,最新一波突擊調查發生在汽車領域。 長期以來,進口車在中國的價格一直畸高。2013年《人民日報》曾報道,一輛路虎攬勝尊崇創世版國內售價279.8萬元,由于經銷商貨源有限,想提現車還得加價40萬元,而在路虎的大本營英國,這款車裸車售價僅為83.5萬元,還不到中國的1/3。 汽車經銷商一直以關稅高為借口,調查的事實卻顯示,并非僅因關稅高,還由于供應商在整個流通渠道中有最高支配地位,掌握價格制定權和經銷商配額控制權,使加價之風愈演愈烈。 早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汽車經銷商只有獲得整車廠商授權才能從事特定品牌的汽車產品的經銷服務。整車廠商對經銷商具有獨占性,容易造成價格壟斷。 反壟斷的目的主要是要打破整車廠商相對經銷商的主導地位,使汽車經銷商無需從總經銷處進貨,也無需獲得廠家授權,為打破汽車業壟斷提供政策空間。 相較于中國剛剛開啟的反壟斷風暴,歐盟和美國早已展開行動。歐盟是目前對壟斷行為制裁最嚴厲的地區,針對汽車品牌專營店暴露的行業壟斷問題,采用了“開放汽車銷售形式”。 歐盟主要的做法是將銷售和維修完全分開,且改革汽車銷售辦法,允許經銷商多品牌授權經營。2005年歐洲出臺新法規,規鼓勵專業化銷售和維修,但不設品牌壁壘。 美國做法則是借助協會培育經銷商力量,在整車廠商與經銷商利益產生沖突時,有效保證經銷商的利益。 CSDN創始人蔣濤對騰訊科技表示,隨著海外旅行的逐步普及,國人對同類產品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消費價格高于美國、歐洲等市場水平的現象越發不滿,大量消費者用腳投票,選擇海外購物。 數據顯示,2013年四季度,中國游客境外購物消費退稅增長13.5%。 2014年春節假期,中國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費累計達69億美元。 蔣濤說,除特斯拉外,其他國外汽車在華的售價都高得離譜,汽車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政府要拉動內需,在整治高檔酒樓和消費場所后,汽車行業自然會是下一個被整治的對象。 這輪反壟斷行動的最大受益者是消費者和國內廠商,如一旦確定高通壟斷事實,將迫使高通在專利費上作出更大讓步,中國手機廠商將因此“減負”。再比如汽車領域反壟斷,直接帶來的是消費者購車成本及維修成本的降低,可以刺激內需發展。 實際上,跨國高科技企業被整治之前,早已面臨更嚴峻的煩惱:在大量風險資本、天使投資人和私募股權基金的推動下,中國的企業家人群正在迅速擴大。隨著越來越多的留美人員歸來,這些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也可能獲得國家更大力度的扶持。 與之相反的是,大量有才華的高級管理人員離開跨國企業和投資銀行,開辦自己的企業。跨國企業面臨著人才流失之痛,競爭優勢下降已嚴重動搖其地位。 結語 中國經濟正在強勢崛起,未來國家對信息安全行業會更加重視,對各種行業的壟斷現象也會更加關注,類似Windows 8被中央機構停止采購的現象絕非孤例。未來跨國企業要想從中國經濟成長中分得一杯羹,必須得更加尊重中國的相關規定。 騰訊科技 雷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