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山 博通(Broadcom )昨日公布本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時宣布,決定關閉手機基帶芯片業務,并遣散2500名員工,以解決公司持續虧損的問題。上個月初,博通透露了“出售或關閉”基帶芯片業務的計劃。 隨著博通的出局,還在這個江湖上混的,只剩下高通、聯發科、Marvell、英特爾、展訊/RDA等寥寥數家。盡管如此,“洗牌游戲”仍在繼續,業內分析師指出,4G時代到來使手機芯片行業競爭更加白熱化,將只有2~3家廠商能夠生存。最后的幸存者,也將獲得市場豐厚的獎賞。 無人接盤 基帶芯片代表著手機產業的核心技術,按理說博通有心出售,必定有不少買家覬覦。從博通計劃出售至今一個多月,業界有不少并購傳聞或猜測,蘋果、三星、聯發科及中國廠商都曾傳出緋聞,但最終無人接盤,博通不得不關閉這項業務。 對中國芯片廠商來說,博通基帶業務也許是一塊肥肉。這段時間中國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要從國家層面大力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通信芯片關系國家信息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國有企業紫光先后私有化了在美國上市的展訊和RDA(銳迪科),顯示出做大本土手機芯片產業的決心。 但是,業內專家、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認為,對中國廠商來說更像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據說展訊有意收購,最后沒有談成。一個原因可能是美國政府的干預,另一個原因是手機芯片迭代太快,這起收購即使通過了周期也很長,等收購完成已經錯過了最好時機。” 博通稱退出基帶業務一年可以省下7億美元,可以看出其盤子很大,對相對弱小的中國芯片廠商來說,這筆投入很難承受。“而且以博通全球半導體產業排名前十的地位,這么強悍的實力都難以維持基帶芯片業務,其他廠商想必更難,就這一點就讓潛在接盤者望而卻步。”張國斌表示。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也指出,中國大陸芯片廠商有基帶團隊架構,需要的是補強,博通基帶業務太貴,收購了也未必能消化。“不如等它把業務關閉了直接挖人更合適。” 據傳展訊在圣迭戈新成立了通信基帶研發中心,目標是招300人,博通圣迭戈研發中心裁員了上百人,勢必成為展訊網羅的對象。“被博通裁掉的員工特別是工程師應當不愁出路,許多公司都在等著招人。”王艷輝表示。 中國市場 如果說中國大陸廠商沒有接手是忌憚博通基帶業務盤子太大,以及收購可能面臨的阻力,那么高通、聯發科、三星、蘋果等廠商不愿收購,則顯示出博通基帶業務的地位尷尬。一方面,相比高通,博通基帶實力不夠強大,4G核心專利擁有量較少,尤其是4G芯片一直進度緩慢;另一方面,博通遲遲拿不出五模4G SoC方案,失去了中國市場,這可能是壓倒博通基帶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統計,全球智能手機約80%在中國生產,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排行榜中,華為中興酷派等中國廠商占據五席。這意味著中國是智能手機產業的主戰場,如果無法攻下中國市場,就很難提高市場份額,而手機芯片業務的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份額,將很難在這個市場生存。 王艷輝認為,中國移動的五模包括了TD-SCDMA制式,博通雖然收購了瑞薩的4G業務,但瑞薩也沒有TD-SCDMA技術儲備,導致其無法染指蓬勃發展的中國大陸市場,同樣缺乏TD-SCDMA技術儲備的三星和蘋果即使收購了博通基帶業務,仍然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因此缺乏收購的動力。 中國是當前全球發展最快最猛的4G市場,僅中國移動就提出2014年銷售1億部4G終端,是所有手機芯片廠商的必爭之地。博通既然無力在中國市場與其它廠商競爭,同時其業務也不能幫助其它廠商提升核心競爭力,最后選擇關閉也成為了必然。 三足鼎立? 隨著博通關閉基帶芯片業務,能夠提供SoC芯片方案的獨立芯片廠商,目前主要有高通、聯發科、Marvell、英特爾、展訊/RDA。張國斌稱,如同PC處理器的發展歷程一樣,手機芯片的集中度也會進一步提升。在這個領域, ADI、TI、飛思卡爾等國外廠商早都開始陸續退出了,“早退出比晚退出好”。 “有實力的幾家廠商已經浮出水面了,而且都有自己的絕活。高通一馬當先,保持了絕對的技術領先優勢;聯發科有多媒體經驗和廣大的廠商資源;海思有華為的電信設備經驗積累。其他的如Marvell、展訊、聯芯也有希望沖擊一下。”張國斌表示。 不少分析師認為,Marvell雖然很早就推出了五模4G單芯片,但規模太小很快就會出局。iSuppli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在微博上表示,手機開放市場的競爭,已經形成了高通、聯發科和展訊/RDA的三國演義。高通占天時,穩居第一;聯發科依團隊,奮起直追,據二望一;展訊/RDA占地利,擁有中國大陸天然優勢,后勁十足。 三家的實力,確實呈現強弱不均但各據一方的分布。當然,下定論“三足鼎立”為時過早,還有不少潛在的攪局者,例如三星,海思,英特爾。三星一直努力推動手機芯片包括基帶和AP的研發,并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已經擁有較大的應用規模;海思近期推出業界領先的麒麟920八核4G處理器,展現出很強的技術實力。目前海思手機芯片全部供華為,未來也不排除進軍開放市場。 英特爾則是一個異類。作為PC處理器霸主,英特爾在移動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目前正在主攻平板電腦,并悄悄向智能手機市場迂回。雖然在手機芯片市場英特爾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考慮到英特爾的超強戰斗力,雄厚的資本,AP和基帶均實力不俗,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市場,英特爾還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