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芯片制造商聯發科(MediaTek)日前在公開場合透露,已經與國內最大搜索公司百度達成深度合作意愿,雙方將研發并推出基于異構芯片的超智能手機平臺。該產品將利用百度的深度神經網絡技術(Deep Neural Network,以下簡稱DNN), 采用異構計算全面挖掘手機芯片潛在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超級智能。 據悉,新款超智能搜索手機平臺將裝載由聯發科研發的具有異構計算能力的MT6595芯片,同時搭載百度異構計算和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可將語音識別、圖像識別, 文字識別和語言翻譯等智能應用囊括其中。屆時,用戶通過語音、圖片等內容展開智能搜索,即可實時查詢眼前的任何事物,包括物品、商品等細信息。聯發科副總經理謝清江稱:“利用智能搜索,手機能立刻變成一部百科全書。” 百度研究院杰出科學家吳韌博士表示,通過該技術,今后手機圖文識別將不需要連接到云端,而是由手機隨時隨地直接處理, 真正做到“所指所得”和“即說即譯”。一方面極大改善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讓智能手機真正成為人類的智能助手,即使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家,不懂語言也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完全沒有問題。 他認為,業內流行的“凡事皆云”,亦即一切處理和計算都在云端的技術已經過時,“比如說微軟近期公開的Project Adam,亞馬遜Fire Phone,和 Facebook早些時候對外演示的狗的識別等, 都是通過將圖像等內容通過網絡輸入云端、計算比對之后再傳回給用戶,這個過程會造成時延,并要求具備一定的網絡環境,“so yesterday”。他指出,百度關注的不僅僅是要人工智能無所不能, 更要人工智能無處不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大數據+深度學習+高性能計算的三者結合會產生智能,但是異構計算的加入,才能讓人工智能走進生活,才是真正的成功,百度在這方面已經領跑世界,既是開創者又是領導者。 吳韌認為,從這個意義講, 也許所謂的“霧計算”(fog computing),是一個更加貼切的表述,意指由身邊設備完成計算。他強調稱,,云和霧是相輔相成, 云端無所不能,霧則無處不在,兩者間的信息交換不是原始數據而是智能。 把任何數據都放入云端進行處理,需要非常大的帶寬和存儲支持和非常小的延時,很多情況下并非最優選擇,甚至根本就無法做到。而通過身邊硬件完成計算則完全不一樣——以圖像識別應用為例,通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只需要用手機對準圖片,就可以在無需連網的情況下,1、2秒內得到相關信息,而如果采用傳統的云計算方式來實現,則需經過拍照、上傳、等待、接收等一系列操作,繁瑣不說,按照普通手機2MB/s的上傳速度來算,這樣 4分鐘的工作時間就會用光500MB 的流量。何況如果很多用戶同時運行這樣的應用, 云端也很難有足夠的帶寬和處理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信息規模的爆炸式膨脹,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增長,搜索引擎滿足用戶需求僅靠數據處理已無法實現。定位于全球創新中心的百度,近年頻繁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投資,就試圖解決這一技術難題。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圍繞搜索智能化展開了多項研究,并取得了包括語音識別、智能識別等智能應用在內的顯著成果。今年5月, Google Brain之父、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Andrew Ng)正式加盟百度,出任百度首席科學家,負責帶領百度在“百度大腦”、“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這是中國互聯網公司迄今為止引進的最重量級人物,有望幫助百度保持在未來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 作為聯發科合作項目的負責人,吳韌于去年8月加盟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并出任“杰出科學家”。加盟百度前,他是AMD異構系統的首席軟件架構師,更早時期曾擔任美國惠普實驗室資深科學家及CUDA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吳韌是最早利用GPU進行海量解析的專家之一,在海量數據GPU聚類算法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他還是一位著名的人工智能和計算機博弈專家,其博士課題研究中的《反溯算法及其應用》超過了當代計算機科學泰斗、圖靈獎獲得者肯.湯普森發明的經典算法,由他獨立設計完成的國際首個中國象棋超級程序“夢入神機”曾兩度獲得計算機象棋奧林匹克比賽冠軍。在百度, 他和他的團隊正專注在讓人工智能無所不能并且無處不在。 據知情人士透露,百度與聯發科的聯合研發只是起步,未來百度還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和更多傳統企業展開合作。以百度、谷歌(微博)、蘋果為領導者,一場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新競爭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