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測算,全球齒輪箱和齒輪馬達市場將在2014年面臨下滑,其主要原因是經濟不振導致的新產品需求降低,但整個市場可能會在2014年底開始恢復一定的增長。整個市場的增長預計將來自金屬和采礦業,物料輸送業,食品和飲料業,電力行業等下游行業。其中金屬和采礦業的市場份額,在2012~2017年的預測期內將保持7%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被抑制的需求將是全球齒輪箱和齒輪馬達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整個市場的收入預計將從2009年的90億美元左右增長到2017年的160億美元左右,在此期間整個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在5%。 圖1 全球齒輪箱和齒輪馬達市場收入,2009-2017E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全球齒輪箱和齒輪馬達的市場收入結構如圖2所示,從地域上來講亞太地區和北美地區將會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動力。 北美市場的增長主要受益于制造業的回流,更多的企業可能會將海外工廠搬遷到本地市場,以促進本地經濟的增長,基于此對于齒輪箱和齒輪馬達的需求,也會隨之增長。 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則是增長最緩慢的地區,主要受希臘和西班牙等歐盟國家的債務危機影響,同時歐洲其他地區經濟增速的放緩,也對整個市場的增速有所影響。但歐洲的食品飲料業和物料輸送業,中東的油氣業,將會面臨增長。 亞太地區將會以接近全球市場的增長率增長。中國和印度經濟的放緩可能會在短期內阻礙整個市場的增長。但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的金屬和采礦業,從中期來看將會驅動整個市場的增長。 此外,俄羅斯的金屬業和巴西的發電業、水務處理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增長。 圖2 按地域細分的齒輪箱和齒輪馬達市場收入,2009-2017E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市場驅動因素分析 設計和操作簡單的齒輪箱和齒輪馬達,能降低終端使用者的初始投資,進而提高投資回報率(ROI),這對面臨當前全球經濟減緩的企業,變得更為重要。這是促進整個市場的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此外,齒輪箱和齒輪馬達的組件結構讓終端使用者能夠針對不同的應用卻采用相同的零部件。這樣的組件設計同時也給生產商提供了便利,比如可能更快的遞交商品,更容易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并更快的替換組件。齒輪箱和齒輪馬達同時也針對不同的動力源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們可以用在各種動力源,比如電力、液壓和氣動等。 市場限制因素分析 零部件較長的使用壽命限制了零部件替換市場的增長。由于維修成本較低,終端用戶傾向于只取代哪些磨損或損壞的部件,而不是把其整個更換掉。隨著技術上新的革新,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也在變長,因此將會導致較低的更換率。 同時年歐洲、印度和中國等地區經濟的增速放緩,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將會持續到2014年底。這個趨勢將會導致終端用戶可用于投資購買齒輪箱和齒輪馬達的資金受限,這將在短期內對全球市場造成較大負面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