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經不止一次表達出對未來技術的恐懼,比如 機器人。《終結者》、《I,Robot》等機器人題材的電影無疑不采用了“機器人將取代人類”的基調,這種“威脅論”基本上也成為了人們普遍對機器人的看法。當然,目前的機器人還沒有完全達到電影中能夠獨立思考的形態,另外其實它們還能夠以更加沒有“威脅”的形態出現。 Andy Marchese擁有很多魚缸,但他從來不需要喂魚,因為這是用來演示其“軟體 仿真魚機器人”的工具。這名科學家使用了硅膠、防水泡沫等材質,完美模仿了鯉魚的形態,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自主研發的軟體機器人。 顯然,我們對機器人有一種偏見——金屬骨架。但實際上,人們已經開始研發軟體材質的機器人,來幫助我們做更多事情。比如,擁有靈活彈簧關節、柔性材質的機器人,可以根據需求變換形態,從而在災區、危房中實現營救工作。同時,柔軟的材質也讓機器人本身的侵略性降低,減少對自身或是人類的威脅。 軟體機器人領域在去年吸引了大量關注,諸如哈佛、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精英們,也在積極開發各種形態的軟體機器人,將從生物學、材料學、機器人等眾多學科搜集靈感并進行技術融合。我們看到了具有觸手的仿生章魚、可充氣的機器人、怪異的四足動物機器人等,它們的出現意味著機器人不再僅僅是“終結者”或是“3PO”,而是擁有更多形態。 如果要想讓這些軟體機器人能夠真正為我們服務,還是需要更多的新技術加入。比如彈性材質的如何靈活地改變形態,又如何恢復本來的樣貌。科學家們嘗試了記憶合金等材質,但這些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 軟體機器人對于人類未來生活的作用,將是巨大的。它們可以成為人類的折疊式翅膀,讓每個人實現飛行的夢想;也可以用于探索太空,甚至是成為殘障人士的輕型假肢,或是用于微創型手術。總而言之,我們期待軟體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看上去更加無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