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裝技術是在分立器件封裝技術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但是卻有很大的特殊性。一般情況下而言,分立器件的管芯被密封在封裝體內,封裝的作用主要是保護管芯和完成電氣互連。而LED封裝則要完成輸出電信號,保護管芯正常工作,輸出可見光的功能。它既有電參數,又有光參數的設計及技術要求,因此無法簡單地將分立器件的封裝應用到LED上面。 LED的核心發光部分是由P型和N型半導體構成的PN結管芯,當注入PN結的少數載流子與多數載流子復合時,就會發出可見光、紫外光和近紅外光。但PN結區發出的光子是非定向的,即向各個方向進行的發射有相同的概率,因此,并不是管芯產生的所有光都可以釋放出來,這主要取決于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質量、管芯結構及幾何形狀、封裝內部結構與包裝材料。 常規直徑為5mm型LED封裝是先將邊長0.25mm的正方形管芯黏結或燒結在引線架上,其中管芯的正極通過球行接觸點與金絲、鍵合為內引線與一條引腳相連,負極通過反射杯和引線架的另一引腳相連,然后將其頂部用環氧樹脂包裝起來。反射杯的作用是收集管芯側面、界面發出的光,向期望的方向角內發射。 頂部包裝的環氧樹脂做成一定形狀,有以下幾種作用:保護管芯不受外界侵蝕;采用不同的形狀和材質,起透鏡或漫射透鏡功能,控制光的發散角;管芯折射率與空氣折射率太大時,致使管芯內部的全反射臨界角很小,其有源層產生的光只有小部分被取出,大部分易在管芯內部經多次反射而被吸收,易發生全反射導致過多光損失,而選用相應折射率的環氧樹脂做過渡,可提高管芯的光出射效率。 用于構成管殼的環氧樹脂必須具有一定的耐濕性、絕緣性和機械強度,且對管芯發出光的折射率和透射率要高。因此選擇不同折射率的封裝材料,封裝幾何形狀對光子逸出效率的影響是不同的,發光強度的角分布也與管芯結構、光輸出方式、封裝透鏡所用材質和形狀有關。若是采用尖形樹脂透鏡,可使光集中到LED軸線方向,使相應的視角較小;如果頂部的樹脂透鏡為圓形或平面型,則其相應視角將增大。 一般情況下,LED的發光波長隨溫度變化,光譜寬度也隨之增加,從而影響顏色鮮亮度。另外,當正向電流流經PN結時,發熱性損耗會使得PN結產生升溫。在室溫附近,溫度每升高1℃,LED的發光強度會相應減少1%左右。封裝散熱時保持色純度與發光強度非常重要,以往多采用減少驅動電流的辦法來降低結溫,多數的LED驅動電流限制在20mA左右。LED的光輸出會隨著電流的增大而增加,目前很多功率型LED的驅動電流可以達到70mA、100mA甚至1A級,因此需要改進封裝結構。采用全新的LED封裝設計理念,運用低熱阻封裝結構及技術,可以改善熱特性。例如,可采用大面積芯片倒裝結構,選用導熱性能好的銀膠,增大金屬支架的表面積,將焊料凸點的硅載體直接裝在熱沉上等方法。此外,在應用設計中,PCB線路板等的熱設計、導熱性能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