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誕生的英雄人物里,他是頗為獨特的一個。 這里有太多的海歸、神童,青年才俊鮮衣怒馬,打下一片大大的天下。即便是那些沒有太多光環福佑的,也能拿得出一連串艱苦奮斗的青春歲月史。要在這里當英雄,不僅要有英雄的身手,還要有英雄的氣概。 他幾乎什么都沒有。 在他人生的前38年,他和電腦完全沒有關系。每天伴隨他的是機床等制造業的設備,他很滿足與做一個有追求的工廠技術員,不論是一開始的街道工廠,還是后來的國有企業。 憑借對機電的專研和創新,他獲得了”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標兵”、”全國青年自學成長標兵”等榮譽,如果命運沒有轉折的話,從這條路走下去,也是一條坦蕩寬闊的人生。 轉播到騰訊微博[科技英雄傳]殺毒王:他比傳奇更傳奇 在他38歲的時候,電腦走進了他的生活。這位機電機床專家從零開始,學習這個數字化的新玩意。 他開發的第一款軟件是為了給兒子出考題,為了節省自己的時間,他用電腦編了一套程序,自動把算數題目設計和打印出來。 這個一時的“偷懶”之作,后來居然成了流行全國的兒童教育產品。 你可以說他是個天才,他在光學、機械方面有著不菲建樹和專利,當他開始接觸電腦的時候,同樣很快掌握了這個領域。 再后來,隨著對電腦的逐漸熟悉,他發現了“電腦病毒”的存在。作為一個“較真”的人,他開始嘗試對抗這一電腦頑疾,開發殺毒軟件。 1992年,他的殺毒軟件開始免費對外發放,并逐漸更新版本。到了KV100發布的時候,終于有人找上門來,希望與他合作,將殺毒產品商業化。 這樣,KV100走進了中關村,也從此開啟了他的另外一條人生軌跡。有人說,KV100可能是中國歷史上首款專業殺毒產品。 技術出身的他初涉商海便被騙,談好的授權伙伴卻不愿將應付給他的錢分出來。他似乎不太適應商場上的爾虞我詐,但到了1996年,45歲的他依然決定離開山東的單位,去中關村創業。 在他踏上這塊土地之前,這里已經充滿了他的傳說。 公司成立,殺毒軟件繼續更新推出。產品火了之后,同業競爭和盜版隨之而來。這幾乎是中國軟件行業早期的頑疾——只是在更加刀劍閃爍的殺毒行業,這樣的競爭爆發得更激烈和極端。 面對市場上出現的大量非法盜版產品,“較真”的他做出了一項驚人之舉:“以毒攻毒”。 他在KV300的升級包中內置了一個反盜版程序,被稱為“邏輯炸彈”。這一程序一旦檢測到盜版軟件,會立刻鎖住用戶的電腦,只能通過正版產品來解鎖。 他和他的公司不是第一個遭遇盜版困擾的,在諸多主動或無奈的應對方式中,他選擇了最激烈決絕的一種。 最終這個邏輯炸彈由于太過強烈,甚至具有了破壞力量,他的公司被公安局罰款三千元。 這一事件是他一生中為數甚少引發爭議的行為。但隨后KV系列殺毒產品銷量持續上升,年均銷量超千萬,成為國內殺毒產品的明星產品。 2001年,50歲的他成為中關村“首富”,當時中關村的軟件銷售中,有一半銷量來自KV系列殺毒產品。 也就是在那一年,金山公司進入殺毒領域,加上更早些的瑞星,以及國際品牌的進入,這個市場不在是一家獨大,開始了群雄割據的時代。 由于身體等原因,他逐漸退出了研發一線,但在接受采訪中,他依然頗為懷念的表示,“其實我最新做的事情,還是開發軟件,把病毒一個一個殺死。” 江湖中除了記住他對殺毒產業的技術貢獻,更多關于他的標簽,是“仗義”、“樂于助人”甚至“心太軟”這樣和草莽商業圈格格不入的詞句。 在KV系列最風光的年代,這款殺毒軟件堪稱是中關村的“硬通貨”,可以直接拿著去渠道商店里錢,每套最少80元。一次他的朋友來北京出差,住的條件不好,他立刻掏出100套殺毒軟件盤,讓對方直接去經銷商店鋪換掉。 90年代中期,金山遭遇困境時候,他全力勸說有些心灰意冷的求伯君和雷軍,讓他們堅持下來。幾年后,金山成為了他的競爭對手,但對于當年的義氣之舉,他毫不后悔。 還有很多個人或企業得到過他的幫助,曾有人感慨,中國的殺毒軟件行業是競爭最殘酷的,但唯有一個人,對他的評價,幾乎全是正面的,尊重的。 但他的公司和產品依然沒能擺脫每況愈下的困境。2006年,奇虎360進入殺毒領域,隨后高舉免費大旗,讓這個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白熱化。對于早已退出一線,但依舊保持著本色的他來說,與其繼續在遍地已成泥濘的環境里打滾廝殺,也許真不如這樣的漸漸淡出。 江湖的規則變了,智者順勢而爭,執者抽身離去。 他很聰明,但更加較真。比起智者,他更愿意做一個固執的人。 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他的故事都激勵了太多投身于IT電腦產業的創業者。2010年4月,他因病離世,業內好友和受惠于他的至交晚輩,紛紛表示哀悼。 那時候他的公司已經退到了產業的邊緣,但沒有人懷疑,這是一位巨人離開了我們。 1951年,王江民出生于上海。童年時的小兒麻痹讓他患上了終身殘疾。 我們在最后提到他的腿疾,并非故作懸念。因為即便按照一個健康人的標準去看,他所成就的事業都足以被稱之為傳奇。 “成敗就在瞬息之間。但無論今后怎樣,畢竟我們曾經成功過。”——王江民 --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