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巨頭高通昨日在其官網發(fā)出聲明稱,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已對該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目前該公司還不清楚監(jiān)管機構對于其違反反壟斷法的具體指控,但表示會配合發(fā)改委進行反壟斷調查。 高通在專利費收取對象上采用不同的計價方式或是此次遭遇反壟斷調查的重要原因。天津金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旺認為,根據(jù)《反壟斷法》第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該種差別對待的行為可能被認定為壟斷行為,從而得到規(guī)制。此前高通在韓國也因為對客戶實行差別性對待被開出2 .36億美元高額罰單。 手機廠商叫苦:高通要價太高 長期以來,高通一直堅持基于終端整體售價、而非基于芯片價格的收費模式,令多數(shù)手機廠商不快。有不愿具名的手機廠商向南都表示,高通掌握3G、4G領域的核心專利技術,以中國移動為例,明年九成以上的4G手機可能都需要向高通交納專利費,“此時啟動反壟斷法調查可能會促使高通調整其專利方式和比例”。 手機廠商人士劉陽(化名)向南都透露,中國手機企業(yè)目前對高通LT E芯片和專利授權價格普遍不滿———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廠商每出貨一部手機,除支付高通芯片或解決方案價格外,還會按照單機售價額外支付3%-6%的專利授權費用。 比如同樣兩款采用高通同一芯片的手機,其中一款因為采用了更大的屏幕或者提高了攝像頭的像素,整體售價提高了,給高通授權費也相應提高。 此外,假設高通授權相關技術給聯(lián)發(fā)科,聯(lián)發(fā)科將采用高通技術的相關芯片出售給手機廠商,該廠商也需要向高通交納手機零售價5-6%的專利使用費。 “手機廠商需要定期向高通報備手機出貨情況,高通也會抽查,一旦發(fā)現(xiàn)廠家報的數(shù)目不對會有非常嚴厲的懲罰措施。”劉陽透露,一家1000萬臺年銷售量的企業(yè),假設全部用高通芯片,需要為此支付的專利費、關稅和芯片費用合共占整機的20%。 高通辯白:對產業(yè)貢獻巨大 截至今年9月的2013財年,高通總營收249億美元,49%來自中國市場———過去一個財年,高通售出了逾7億顆芯片,對10億部以上手機收取了技術授權費。 假設說3G時代,高通還有聯(lián)發(fā)科、英偉達、展訊等競爭對手,到4G時代,高通已然成為L T E技術領域最主要的芯片廠商。劉陽稱,以中國移動為例,明年九成以上的4G手機可能都需要向高通交納專利費。而中國電信人士亦透露,中國電信4G手機需要兼容FDD-LTE、TDD-LTE、CDMA等多種制式,目前只有高通一家可以生產出該種芯片。 毫無疑問,在4G時代,高通將有機會銷售更多智能手機芯片并獲得更多專利授權費。而高通也一直強調其收費模式的合理性。高通C E O保羅·雅各布稱,通過這樣的模式,能確保高通始終在研發(fā)上做巨大的投入。“過去一年我們投入了40億美元來進行研發(fā),我們的研發(fā)為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使很多本來沒有能力在這個產業(yè)當中競爭的企業(yè),獲得了競爭的能力,我們向被許可的企業(yè)輸送了大量的技術。我們認為這種模式非常好,因為它不僅僅是針對高端精品手機,同時還有大量的入門級低售價的手機,對于入門級的手機專利費就相應低很多。” 韓國曾向高通開大罰單 在國內4G發(fā)牌前夜,高通突然遭遇發(fā)改委反壟斷調查,雖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 天津金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旺認為,高通在專利費收取對象上采用不同的計價方式或是此次遭遇反壟斷調查的重要原因。2010年,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曾因為高通對客戶實行差別性對待,對其中一些客戶收費較高,向高通開出2700億韓元(2.36億美元)罰單。 發(fā)改委此次舉起反壟斷大旗,或許也有異曲同工之處。湖南海天律師事務所肖洪波律師認為,高通在4G芯片的壟斷地位類似于當年微軟的“一統(tǒng)江湖”,但高通必須開放一些基礎架構,讓競爭對手進入,而非抬高門檻阻止對手參與競爭。“國家此時展開反壟斷調查,也有扶持國內芯片廠商的意味。”目前,華為海思亦有LT E (4G )的芯片解決方案,但市場份額非常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