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首席執行官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周五表示,盡管該公司預計在中國的業務仍將會繼續增長,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諸多限制,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棱鏡門”監控丑聞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到高通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雅各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正看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所有的美國科技公司都看到了壓力。”雅各布并未表示這種壓力影響到了高通的產品銷售,但明確表示它影響到了高通在中國的業務運營模式。他說,“我們必須非常謹慎。我們一直謹慎的采取每一個步驟,如何銷售產品,以及如何與客戶進行溝通。” 雅各布還表示,高通此前已經同部分中國制造商建立起良好的伙伴關系,并在中國大陸開始制造部分的計算機芯片。高通并未在中國市場使用最先進的制造技術,但使用到了一些較為陳舊的技術。雅各布說,“目前僅是一種微妙的平衡,但毫無疑問,這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影響。”在截至9月29日的上一財年,高通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達到10億美元。 由于美國“棱鏡門”監控丑聞的影響,包括思科、IBM和微軟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和服務時正面臨新的挑戰。11月14日,思科發布業績預警稱,該公司本財季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將同比下滑18%,而全球范圍的營收將只同比下滑8%至10%,而明年還將進一步收縮。這部分是由于美國政府監控項目被曝光之后中國的激烈反應。 思科首席財務官弗蘭克·卡爾德羅尼(Frank Calderoni)當時曾表示,該公司在中國遭受的政治影響最為嚴重,但無法具體量化政治因素與宏觀趨勢分別對該公司的營收造成了多少影響。需要明確的是,“棱鏡門”不太可能對所有美國公司造成同樣的不利影響。專家認為,思科受到的影響可能最為嚴重,因為該公司與華為和中興通訊兩家中國本土電信設備制造商競爭。美國國會安全委員會在去年曾表示,因為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電信設備可能被用于監聽美國公民,這將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影響。華為和中興通訊則對此進行了否認。 IBM在上月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業務營收下降了22%,導致其第三季度利潤下降4%。IBM首席財務官馬克·拉夫里吉(Mark Loughridge)認為,IBM的問題主要“圍繞中國廣泛的經濟改革計劃的進程”,這導致一些采購被推遲。 盡管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雅各布依舊認為,高通“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能夠獲得大幅提升。”高通預計,隨著中國開始部署4G網絡,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將大幅增長。 騰訊科技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