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至15日,來自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業、電子等國防科技工業的系統仿真產、學、研、用單位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共300余人出席了在中航工業發展中心舉行的“仿真的力量——國防科技工業系統仿真大會”。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系統仿真學會理事長趙沁平等致開幕詞。 本次國防科技工業系統仿真大會的主題是:系統仿真助力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國防科技工業是我國的戰略性產業。近年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加快實施月球探測、載人航天、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高技術船舶等重大科技項目,以及核能開發、民用航空、航空發動機認證、船舶動力、飛機制造數字化工程等科技計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對提升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核心能力而言,系統仿真功不可沒,特別是在裝備的總體設計、測試驗證、系統集成等方面,更是功勛卓著。同時,系統仿真還降低裝備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使有限的國防資源效益最大化,推動我國國防科技工業不斷創造輝煌的業績。 大會組委會邀請19位國防科技工業頂級專家做主題報告。內容包括:大數據時代的科學研究范式、裝備仿真技術發展與展望、航空發動機數值仿真技術、基于仿真的兵器裝備體系設計、數值仿真技術在材料研發中的應用、高性能并行計算機技術發展研究、核動力工程試驗全域全周期數字技術構想、航空武器裝備體系論證中的仿真藍軍建設問題、爆炸與沖擊問題的大規模高精度數值仿真等。 本次大會還有近20家機構參展,展示了系統仿真的應用與研發成果。在鼓勵自主研發仿真裝備方面,本次大會得到了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中航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北京高博特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這次大會全面集結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仿真的力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等航空、航天、船舶等領域各機構及部隊均派代表參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技術骨干出席大會;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二炮兵工程大學、裝甲兵工程學院、空軍航空大學軍事仿真技術研究所等來自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也參加了大會。 本次大會會前征集論文,共收到論文近百篇,經大會學術委員會審核,評選出優秀論文7篇,向媒體推薦22篇,共有79篇論文入選本次大會論文集。 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邁斯沃克軟件(北京)有限公司、麗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欣遠誠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航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冠創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中交通管制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元計算(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德馨同創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賽維航電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慧海系統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摩詰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華控圖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光凱明動感仿真模擬器中心等機構均在大會上展示其最新的仿真裝備與技術成果。 匯聚眾多國防科技工業系統仿真部門與機構,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薈萃系統仿真裝備與成果,本次大會全面展示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擁有的“仿真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