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時代》雜志日前刊發了一篇署名為加利福尼亞咨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總裁蒂姆-巴加林(Tim Bajarin)的分析文章。巴加林在文中表示,喬布斯當初研發iPad的目的不僅僅是攻占消費者市場那么簡單,微軟長期霸占的企業市場才是其最終目標,而這一點從2010年喬布斯主持iPad發布會中的一個細節中就可見一斑。 當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2010年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上首次對外展示iPad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此前發布會上都不曾有過的舉動,那就是他拿著iPad慢慢走到了舞臺右側,然后在一把舒適的大椅子上坐下后才開始真正展示iPad的強大功能。 我認為,喬布斯希望利用這把椅子作為一個隱喻,那就是桌面電腦、筆記本電腦的部分功能終于可以通過被人們隨意握在手中的平板電腦來實現,而后者的便攜性則是前者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在當天的發布會中,喬布斯向外界傳達了一個異常清晰的信息,那就是iPad的強大之處在于其是一款具備了幾乎所有功能的消費者設備。之后,喬布斯利用手中的iPad向人們展示了這款設備處理信息、播放音樂、電影、玩游戲的真實體驗。 然而,喬布斯本人并沒有在臺上給出除了消費者應用之外iPad的用武之地,而是請蘋果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 上臺對外“宣講”了這一設備在未來的無限可能,其中便包括有關iPad版本蘋果辦公三件套Pages、Keynote和Numbers的信息。從這一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除了針對普通消費者市場所投下的巨大賭注之外,喬布斯及其背后的高管團隊還希望這一設備能夠在商務辦公領域大放異彩。 出奇制勝 當時的喬布斯十分清楚,如果蘋果在iPad推出之初就將其定位在工作效率和商務領域設備的話,iPad恐怕會遭遇來自商業媒體的輪番炮轟,因為這些媒體能夠接受一款定位于消費者級別的iPad,但恐怕不會相信iPad能夠在商用領域游刃有余。所以,喬布斯雖然在研發iPad之初就針對商用應用開發人員推出了應用軟件開發工具包,但卻沒有在發布會當天對此進行大力宣傳。 在隨后的三個月時間內,媒體和市場觀察者大多將iPad視為一款消費者產品,并將自己的評測重心放在了其豐富的消費者應用數量方面。然而,在這之后我們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務應用開始支持這一平臺。事實上,在iPad正式推出后的12個月后,德國商業軟件開發商SAP已經為公司員工采購了1萬臺iPad,知名云軟件服務商Salesforce.com也購買了數千部iPad。 與此同時,針對iPad推出的商務、效率應用數量也超過了1萬個,全球范圍內的許多企業都開始將iPad視為一款可以有效提高公司員工工作效率的移動設備。除此之外,全美不少學校也開始發現iPad可以作為一款有效的學習工具供學生、教師使用,因此不少學校、教育機構也開始大量購入iPad。 在另一方面,許多iPad的競爭對手產品起先也僅僅將這一產品視為是一款消費者產品,并不認為其會威脅到自己的企業業務(更具體一點就是筆記本業務)。但在iPad推出后一年,事實證明該產品的確對許多產業造成了顛覆性影響。舉例來說,在iPad面世24個月后,該產品對筆記本市場的造成的影響已經變的十分明顯,市場對于筆記本產品的需求每況愈下。在PC市場,PC設備的銷售數據在2013年迎來了7-9%的下滑,這同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iPad,因此而推遲了自己購買PC的計劃所致。 微軟反擊 面對這樣的情況,長期霸占企業市場的微軟也開始意識到來自蘋果的巨大威脅。該公司明白,如果蘋果繼續大刀闊斧的進軍企業市場的話,Windows及其附帶產品在企業市場的需求將得到遏制,而這就會對微軟全球企業戰略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據消息人士透露,早在iPad推出后5-6個月,微軟就捕捉到了iPad可能會對自己企業、教育市場份額產生的威脅,因此該公司很快組建了一支由硬件和軟件工程師牽頭的團隊著手研發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微軟的目標是開發出一款同iPad一樣強大,且使用戶在使用針對平板定制應用的同時也可以調用PC端的應用。 當時,微軟曾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那就是將這一設備的具體生產流程交付給自己的硬件合作伙伴負責還是展開自主生產。最后,考慮到公司正在針對觸摸式設備開發的Windows 8 Metro風格界面這一點,微軟最終決定自主生產平板電腦。而且,在確定了平板電腦的大致硬件規格后,該公司即同步展開了軟件方面的開發工作。 在那個時候,微軟的下一代操作系統已經開始針對桌面PC和筆記本設備開始了研發流程,但現在這一系統又同時需要針對平板電腦設備進行量身定制,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公司的軟件開發負擔。據悉,微軟當時沒有將平板電腦的開發工作交付給第三方硬件合作伙伴主要是考慮到如果這樣做的話公司將失去對于設備硬件的絕對話語權,這會對下代Windows系統的開發構成一定影響,同時也將推遲微軟平板電腦的問世時間,并讓蘋果iPad擁有更長時間的喘息機會。 步步為營 日前,微軟旗下第二代Surface和Surface Pro平板電腦已經開始出貨,如果說第一代Surface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的話,配置了全新鍵盤和諸多外設的新一代Surface則具備了在企業市場同iPad較勁的足夠競爭力。比如,美國達美航空繼此前宣布為超過19000名空乘人員配備Lumia 820之后,未來還將為公司波音757和767機組的飛行員配備超過1萬臺Surface 2平板電腦作為電子飛行包,以真正實現無紙化操作。 與此同時,微軟的Surface Pro平板電腦現在已經為媒體廣泛認作是iPad和三星平板電腦的有力競爭對手,包括惠普、戴爾和聯想在內的主流硬件廠商也開始爭相推出搭載Windows 8操作系統的平板設備。 需要指出的是,蘋果即將在當地時間22日舉辦新品發布會,外界廣為期待的全新iPad和iPad mini均有望亮相。外界分析認為,蘋果的新一代iPad將擁有更多創新元素,并繼續在技術層面領先于其他廠商,這將促使更多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投入iOS平臺的懷抱。對我來說,我相信蘋果在最初的確希望iPad成為一款消費者產品,但喬布斯及其高管團隊肯定也希望該產品能夠在企業市場大放異彩。 在另一方面,雖然微軟的Windows 8操作系統在過去一年遭遇了諸多挫折,但隨著全新Surface的問世,蘋果未來在企業市場的發展恐怕不會永遠那么一帆風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