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向朋友請教買一臺怎樣的臺式機或者筆記本的話,很多時候那朋友會根據你對電腦的使用需求而作一個性能劃分,如“你只是需要處理一些簡單的文檔,對游戲的要求也并不高,選擇Intel i3的處理器就已經足夠了!边@里雖然有為Intel做廣告之嫌,但Intel這么多年來對i系列處理器的深耕,效果在這里就顯示出來。 高通與MTK瓜分天下?手機處理器品牌分析 目前有眾多的廠商加入到移動處理器的市場里,有美國高通公司、聯發科(簡稱MTK)、NVIDIA、Intel、三星、德州儀器和華為海思這幾家,其中以高通公司和聯發科目前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最大,高通公司驍龍系列移動處理器在市場的占有率以及關注度最高,而聯發科憑借去年底發布的廉價四核處理器,今年在入門級市場也有很好的市場表現,一大批國產廠商都采用其產品。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移動處理器的品牌。 高通驍龍 筆者最開始認識的高通公司是一家靠網絡通信專利來賺錢的企業,后來到了Android智能手機時代,高通公司在移動處理器領域的名氣越來越大,也逐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當然專利依然是主要賺錢的來源)。 高通公司為了品牌的推廣,去年特地為移動處理器領域的子品牌Snapdragon推出了中文名:驍龍,同時在去年也將自家的移動處理器根據推出時間的不同而劃分為驍龍S1、S2、S3、S4等系列,然而這種按時間的劃分方式無法體驗出產品的性能,于是在今年初的美國CES展會上,高通公司推出新的系列劃分方式:驍龍200、400、600、800,他們的性能等級可以理解為Intel的i3、i5、i7,這種劃分方式更加通俗易懂。 高通Snapdragon系列處理中文名為“驍龍” 今年初高通發布四個系列的移動處理器 聯發科(MTK) 如果說高通公司最有可能成為移動處理器領域的Intel的話,那么誰將扮演AMD的角色呢?其中一個“熱門”候選相信是聯發科,對于聯發科這個名字,大家可能并不會十分熟悉,但如果說其英文簡稱MTK,相信不少朋友會印象深刻。早在功能手機時代,采用聯發科方案的國產手機(或者直接說山寨手機)充斥著低價手機市場,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聯發科就被貼上了低端低價和山寨的標簽。 進入了Android智能手機時代,聯發科較其他品牌起步得比較晚,前年底到去年上半年聯發科憑借單核和雙核處理器打開了智能手機市場,而去年底,聯發科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四核產品MT6589,盡管在品牌知名度和產品性能方面都無法與同期的高通APQ8064相比,但憑借價格上面的優勢而深受廣大國產手機廠商的喜愛,而從今年開始,采用聯發科MT6589平臺的四核手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他們的價格大多在千元級別,個別甚至低于千元,推動了四核手機的全面普及。 聯發科雖然目前在中高端市場無法與高通等品牌的產品,但中低市場基本已經被占領,而為了應對聯發科的崛起,高通公司還專門推出了主攻中低端市場的驍龍200產品,同時也為廠商們提供QRD(高通參考設計)平臺。另外,聽說聯發科今年低端將推出自家的八核移動處理器產品,這節奏有點快。 NVIDIA(英偉達) NVIDIA是一家以設計顯示芯片和主板芯片組為主的半導體公司,他也是PC領域其中一家著名的顯卡芯片供應商,而有移動處理器方面,NVIDIA是一家十分積極主動的公司,記得全球第一款雙核和四核手機均是采用了NVIDIA的的移動處理器,其型號分別為Tegra 2和Tegra 3。可惜NVIDIA這種先發制人的行動并沒有為他們在市場取得長久的優勢,在Tegra 2推出不久,就被高通公司的MSM8260所壓制,高端市場一面倒地采用高通的平臺,NVIDIA只能被擠到中低端市場。同樣地去年的Tegra 3也被高通APQ8064所影響。 Tegra 4發布時號稱最強四核,不過現在應該難敵高通驍龍800 Intel(英特爾) Intel很早就有Xscal系列處理器用于嵌入式手持設備,Xscal系列處理器是兼容ARM架構的產品,Intel并為此投入數十億美元,不過最終由于市場表現不佳而把整個Xscal部門出售,這也是Intel的傷心往事了。 移動終端近年的爆發令到PC領域的巨頭Intel也按捺不住,推出針對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終端的處理器,Intel將幾年前用于上網本產品的Atom系列處理器用在了手機上,當然這些都是針對手機等移動終端產品而作了優化修改過的。Atom與以前的Xscal系列處理器最大的不同是采用X86的架構,這也是Intel移動處理器與其他品牌處理器最大的區別。采用復雜指令集的X86架構擁有很強的性能,但是對于需要移動續航的移動終端設備來說,功耗大就成為X86架構處理器的最大困擾。同時由于目前的Android系統都是基于ARM架構來開發的,因此Intel還需要對Android系統作專門的修改才能更好地兼容。 “intel inside”這經典的宣傳語將出現在手機上 三星Exynos 在眾多手機廠商中,三星是非常特殊也是非常強大的一家,三星除了會生產手機的終端產品外,還會生產手機相關的核心零部件,如處理器、屏幕、內存等,有了這些上游的產業,三星就不用擔心受到上游零部件供應短缺而影響自己手機產品的生產。當年HTC Desire受到三星AMOLED屏幕短缺而改用SLCD屏幕,HTC One S由于高通MSM8260A供應不足而被迫改用MSM8260(這兩個處理器的性能相差很大)。 三星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除了極個別少數型號外,絕大多數都是采用自家的Exynos處理器,試想一下,這些年銷量千萬級的主力產品如果受到處理器產能的影響,后果將是災難性的。這些“血的教訓”都體現出三星掌握上游產業的重要性,也是這兩年三星手機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同樣可以說是三星與HTC等廠商的一大區別。 三星S4上采用的Exynos 5 octa為雙四核設計,兼顧性能和功耗 華為海思 除了上面說到的三星不想受制于高通外,我國的華為也有同樣的想法,因此就在去年初推出了自家研發的海思K3V2處理器,也是2012年業界體積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但理想是遠大美好的,現實卻是比較殘酷,采用海思K3V2的產品早在去年初的MWC上已經發布,但受到海思處理器各種問題的影響,最后導致手機終端產品需要在下半年才能正式上市,錯過了上半年四核手機上市的黃金時期,降低了其市場競爭力。 華為海思K3V2是勇敢的嘗試,但代價比較高,期待下一代產品的推出 德州儀器(TI) 德州儀器是筆者挺喜歡的一個品牌,當年摩托羅拉的RAZR系列多款機型就是采用德州儀器的處理器,甚至連谷歌推出的GALAXY Nexus也是采用德州儀器OMAP4460雙核處理器。可惜產品還是停留在雙核時代,目前也沒有給力的新產品推出,逐漸開始被人們所淡忘。 總結: 上面說了七家目前比較主流的移動處理器廠商,但今年以來基本只有高通和聯發科分別在影響高端和中低端的市場,NVIDIA和Intel過于的小眾,產品普及率不高,三星和海思都是自家在使用。下半年隨著NVIDIA Tegra 4開始在市場上鋪貨,相信會對高通和聯發科帶來一定的影響。而傳聞聯發科今年底會推出八核處理器,能否給高通的高端產品造成壓力呢?這些都是未來移動處理器行業的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