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就一直比較關注混合動力汽車,那時候新能源這個提法遠不及現在這么流行。直到近幾年,隨著“綠色”的呼聲越來越高,太陽能汽車、純電動汽車(BEV)、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采用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等更多能源類型的汽車陸續由實驗室研制階段走向市場。眼見著周圍新置座駕的朋友們紛紛開始青睞新能源汽車,這才意識到原本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能源汽車似乎一夜之間成為了市場的寵兒。但消費市場是一個最嚴酷的戰場,隨著新能源汽車概念不斷升溫,除了生產成本過高之外,其技術上的瓶頸也成為制約參與市場競爭的最大障礙。 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研發是基本都是從高校起家的,以清華、同濟為首的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一直遵循著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和電池及其管理系統為主的研發路線,但在能源類型上卻很分散,如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等都各有側重。但就目前來看,這種各自為政的研究策略導致的結果令人有些惋惜。 氫燃料: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以氫燃料汽車為例,氫動力汽車主要是通過向燃料電池不斷送入氫燃料和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變成水,同時產生電能帶動發電機,來驅動車輪轉動。因此,其碳排放基本為零,是學術界公認的最理想的新能源汽車。但成本控制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最大障礙,目前,以新一代的燃料電池技術來衡量,每千瓦的售價大體上要2萬美元。同時,由于氫氣主要通過電解水的方式獲取,國內制氫技術成本太高。而且氣體燃料由于體積較大很難儲運,即使在微小的靜電火花下也容易著火,這一系列與燃料電池相關的安全問題仍亟待解決,由氫動力構筑的完美汽車的夢想似乎愈加渺茫。 太陽能:不穩定因素如何解決 這樣看來,似乎風能、太陽能汽車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事實上呢?風能、太陽能受天氣的影響很大,發電量非常不穩定,如果直接并入電網,會使得電網質量不穩定,影響使用效果。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用類似的技術建造儲能電站,用以穩定電壓、頻率,調節用電峰谷。 純電動:電池技術引發的困擾 而就純電動車而言,其電池是重中之重。由于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鉛酸電池,但使用壽命較短,而鎳氫電池成本較高,因此業界也在不斷探索新的電池技術,近幾年鋰電池技術漸漸走熱。目前,國內鋰電池技術還有很多瓶頸有待突破,比如內阻。和國外最好的技術水平相比,國內差了一個數量級。鋰電池本身的特性要求,過充電和過放電都會影響整個電池的使用壽命和成本,但汽車的鋰電池不像手機使用的單片鋰電池那么容易控制,會導致電池一致性問題,造成過充或是充電不飽和現象,國內技術仍不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此外,就是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電動汽車電池的電壓約為100—600V,如果發生汽車落水事故,保護乘客避免觸電也是其技術難題之一。 混合動力:日系出馬,本土相形見絀 這樣細數下來,貌似只有混合動力汽車具有發展前景了。但和在混合動力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的日本本田汽車相比,其混合動力汽車可以節能38%,而國內混合動力汽車只能達到20%的水平,技術差距非常明顯。同時,雖然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增加了電動機作為動力源,但傳統的內燃機依然需要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提升除了在電機、電池等方面深度探索之外,提高電控系統、自動變速箱等傳統汽車關鍵技術性能同樣迫在眉睫。 根據國家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規劃要求,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占全部汽車的1/2,約為6500萬輛。國家政策的引導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營造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前行的步伐豈能止于技術壁壘?!如何提升技術競爭力,和日美系汽車同臺競技應該成為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值得深思的問題。(創 e時代記者 溫南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