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中國信息化建設正陷入新一輪概念炒作中,其中有些“炒作”則需要引起警惕。 這些概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IBM的“智慧地球”戰略。該戰略已在信息安全等領域引起國家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部分專家甚至相關部委正在重估它在一些地方城市的部分項目建設。 4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出席2010年經貿形勢報告會所作的“當前我國工業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專題報告中曾指出,“智慧地球” 就是通過在基礎設施和制造業上大量設立傳感器,捕捉運行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然后通過傳感網,進入互聯網,通過計算機分析處理發出智慧指令,再反饋回去,到傳感器,到基礎設施和制造業上,極大提高效率,產生更大的效益。美國試圖用它的信息網絡技術,小到控制一臺計算機、一臺發電機,大到控制一個行業,控制各國的經濟。所以,對于外國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戰略,我們既要有啟迪,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 “一些概念很華麗,但一輪一輪之后,最后吃虧的還是我們。”工信部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說。 重估“智慧地球”戰略安全性 “智慧地球”戰略真正誕生于2009年1月28日。當天,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IBM CEO彭明盛向美國總統奧巴馬拋出這一概念。該戰略定義大致為:將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建筑、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形成物物相聯,然后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其整合,實現社會與物理世界融合。奧巴馬回應說,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于是這一概念大行其道,迅速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 “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也是理想的信息化圖景。”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對本報說。但他對這一概念之下的信息安全也表現出擔心。 他強調,物物相聯的信息,要通過云計算技術處理。誰能控制云計算,誰就能控制信息的“主權”。而云計算的基礎則是服務器與存儲技術,中國并不是這些領域的技術與市場掌控者。 “這不是簡單的安全問題,而是一個信息主權的問題。”他強調,如果某些系統留有“后門”,對整個社會都將帶來危險。 他表示,安全問題并非針對IBM“智慧地球”戰略,而是說各個國家未來信息化過程中面臨嚴峻挑戰。 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鋒直白地舉例說,IBM“智慧地球”戰略與美國國家戰略掛鉤,如果順利介入涉及國家機密信息的領域,中國鐵路、公路、電力、水利、油氣管道、金融領域的動態信息將很可能被其獲取,并可能進而被第三方利用。 本報記者獲得了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編撰的一份報告——《IBM“智慧地球”的認識和思考》。其中提到,當全世界互聯成一個超級系統時,“系統安全性將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如果中國在建設“智慧地球”的過程中,不能堅持“自主可控”原則,國家風險將會凸顯。 而另一位權威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機構與相關智囊人士已密切關注這一問題,有關“智慧地球”、物聯網安全的數份報告,已送至國家有關方面,并得到高度關注。 IBM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科技企業之一,其倡導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的理念,都是圍繞推銷IBM自己生產的軟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但對中國來說,同樣需要構筑“智慧中國”的戰略研究,搶占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應用的制高點。 地方城市盲目上馬:消耗產業資源 重估“智慧地球”戰略的安全性是一個方面,另外還有產業問題。《IBM“智慧地球”的認識和思考》這一報告中稱,“智慧地球”概念是經過精心謀劃、充分準備、周密部署后推出的。確實沒有競爭對手可以在傳感器網絡、云計算、超級計算、軟件服務化、數據整合與挖掘領域勝過IBM。 去年2月,IBM為中國定義了“智慧地球”六大推廣領域,即智慧電力、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應鏈、智慧銀行。上述報告中表示,IBM針對中國所定義的六大市場,均是資源豐富、資金充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如果IBM憑借‘智慧地球’大規模獲得了這方面的項目資源,我國將會被IBM高附加值產品消耗掉大量資金資源,嚴重削弱我國對本國企業的扶持力度,深刻影響我們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效果。”報告中強調。 本報記者仔細查閱相關信息后發現,IBM這一戰略公布的時間點,恰恰是此前中國政府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實施之際。 而一年多來,IBM在中國的“智慧地球”戰略推進有條不紊,并已中標多個重大項目工程。比如,沈陽、南京、廣州、深圳等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此外,IBM還在濟南等地設立了專門的項目團隊。2008年10月,IBM甚至對青島海信網絡公司進行投資,以強化智能交通市場的布局。 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副主任邱善勤表示,在信息化建設上,絕不能為了項目而項目,無論是“智慧地球”還是物聯網,都應該關注具體應用。他認為,目前蜂擁上馬的許多項目,透露出地方政府的盲目性。 而IBM顯然不會停止自己的行動。前天,該公司曾到海口宣傳“智慧城市”的美好。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 王如晨 高永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