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通信行業最熱鬧的話題莫過于4G——國內試驗網建設如火如荼,網絡設備招標牽動各家設備廠商命脈,數據卡類終端產品層出不窮,能夠達到商用標準的4G智能手機寥寥無幾,牌照怎么發、何時發……這一切都似乎是多年前3G發牌前夕的翻版。 國內的4G牌照會在什么時候發放?發放4G牌照的早晚,對國內通信行業會有怎樣的影響?4G產業究竟應該加速投資,還是穩步緩行?在517世界電信日這一天,讓我們再來聊聊4G。 網易科技 陳敏 在很多人還說不清什么是3G的時候,4G的概念就已經闖入了人們的視野。 這就是移動通信技術迭代更新的速度。兩年多之前,也就是3G剛剛在國內市場走上正軌、進入普及階段的時候,4G試驗網就開始在一些城市建設了。兩年后的今天,國內的電信運營商剛開始從3G網絡建設中獲得一些回報,4G牌照發放的聲音就逼近了。 中國的4G產業究竟應該加速投資,還是穩步緩行?4G牌照應不應該盡快發放? 運營商處境不同態度各異 關于4G牌照發放日期的傳聞,已經有過很多版本,但傳聞只是傳聞,一切尚無定論。唯一確定的是,距離4G發牌不會太遠了——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在多個場合表示,4G牌照“有望”年內發放。 不過,工信部此前發出的這種信號對于通信產業鏈各方來說,還是過于模糊。也正因如此,關于4G牌照是否應該盡早發放,業界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各執一詞。 一種觀點認為,國內的3G網絡自2009年1月7日發牌、進入正式商用階段至今,僅有短短的四年多時間,如今剛剛進入投資回報期。如果在此時發放4G牌照,那么3G網絡的大部分投資將無法收回、形同浪費。 持這種觀點的人還認為,雖然4G網絡的上行下行速率都遠遠高于3G網絡,但從目前來看,由WCDMA 3G網絡升級的HSPA+網絡能夠基本滿足用戶需求;同時,4G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芯片、終端等都還需要一個成熟的過程。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和進步,都應該由市場來決定,而不應該受到其他因素的牽絆。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如果不放到市場上,就永遠都不會成熟;只有在商用環境下,才會有大批資金進入,整個產業鏈才會加速成熟。 支持4G牌照盡快發放的這股力量認為,在全球數十個國家都已經進入4G商用網絡時代的今天,如果中國還停留在3G階段,那么自主創新的4G技術(TD-LTE)還將重蹈覆轍,成為又一個難以在全球形成規模的技術標準。 其實,這兩種聲音都不無道理,只是各自站位不同。 對于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而言,它們并不急于從3G向4G網絡遷移。原因眾所周知——這兩家運營商在3G時代手握好牌,尤其是相對成熟的WCDMA讓中國聯通翻身成為了中國3G市場上的第一品牌。 眼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剛剛嘗到“從網絡建設到投資回報”的甜頭,其規模發展的用戶正在產生價值。在這種情況下,這兩家運營商必然希望3G網絡能有更長的收益期,以免多年的網絡投資有去無回。 中國移動的處境則完全不同。盡管TD-SCDMA在網絡質量、終端數量、用戶規模等方面有很大改進,與對手的差距也在縮小,但其產業鏈的成熟度已經不可能趕超另外兩個3G制式。唯有跨過3G,盡早向4G遷移,中國移動才有可能改變近幾年的不利局面。 發牌時間決定產業進程 中國移動開始向4G遷移的行動從2011年初就開始了,當時,國內的3G商用剛滿兩年。 那一年,在工信部批復同意TD-LTE規模試驗方案之后,中國移動就開始在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廈門和北京建設TD-LTE規模試驗網及演示網。 繼上述7個城市之后,建設TD-LTE規模試驗網的城市在2012年擴大到13個。2013年初,中國移動在廣州、深圳等地啟動了4G業務體驗,TD-LTE網絡覆蓋了當地的核心商務區、大學城、居民住宅區以及各類交通場所。 與當年建設TD-SCDMA試驗網的情況類似,中國移動之所以在牌照發放之前就開始建設TD-LTE試驗網,是因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需要由一個主導運營商推動其產業進程。不同的是,TD-SCDMA已經失去了走出國門的機會,而TD-LTE卻在政府、運營商、設備商等多年的努力下,被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為三大4G標準之一。 盡管TD-LTE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4G標準之一,但業界仍對“TD-LTE究竟能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多遠”表示擔憂。 這種擔憂源于3G時代的教訓。當年,包括荷蘭銀行在內的多家國外投行都曾建議中國盡早發放3G牌照,以加速TD-SCDMA產業的成熟,但遺憾的是,中國的管理部門在3G發展上采取了極為謹慎的態度,一直為等待TD-SCDMA的成熟而遲遲不發放牌照,其結果如今已不必贅述。 中國的4G發展是否還會走過去的老路?TD-LTE能否真正走出國門、實現全球規模化的發展?盡管TD-LTE對不少國家的運營商具有吸引力,但更多的國外運營商還在等待這項技術在中國的進展。 從全球范圍來看,商用進程更快的LTE FDD已經形成氣候,而TD-LTE的市場規模則相對落后。一個較為明顯的對比是,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百余張LTE FDD網絡,而TD-LTE商用網絡僅有15張。 這一對比意味著,雖然TD-LTE有其技術上的優勢,對于一部分國外運營商(尤其是WiMAX運營商)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但市場留給TD-LTE實現全球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中國能盡早發放4G牌照,各項投資都將因此加快,TD-LTE產業鏈也將加速成熟。但如果4G商用的信號遲遲不來,TD-LTE產業能力將因投資緩慢而變得越發薄弱,進而失去全球規模化發展的最佳市場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