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芯鋒寬泰發布了第一代無線通訊用高速ADC產品VAT1002,這是亞洲第一個達到全球行業領先水平的高速高性能ADC產品,它的成功開發結束了中國在高性能模數轉換器集成電路產業的空白歷史。 中關村企業叫板全球領袖 有一則新聞與芯鋒寬泰這家剛成立不久的公司有關:“2012年12月19日,在‘移動互聯網暨上地區域集群投資簽約儀式’上,中關村發展集團分別與9家移動互聯網企業、7家上地區域企業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投資總額2.4億元,帶動社會投資5.14億元,預計被投資企業三年后形成產值56.1億元。” 這其中便有芯鋒寬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名字。作為公司的總經理,劉松頗感自豪:“我們A輪融資2600萬元,是央企華潤微電子投的,這一次B輪中關村發展集團已決策投資900萬元,海淀區政府配套股權投資900萬,同時我們申請了北京市重大項目政府資金。” 為何這家成立剛剛一年的公司就受到如此青睞?這與他們所從事的主營業務有極大的關系:高速、高性能模數轉換器(ADC)及模擬前端(AFE)集成電路的產品開發和銷售。高性能ADC及模擬集成電路技術目前被兩家美國公司(ADI/TI)壟斷,中國在該領域過去處于完全空白狀態。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興起,我國對高性能ADC及模擬集成電路的需求量迅速上升,但都需要向美國公司采購。芯鋒寬泰是目前亞洲唯一在此類高端芯片性能指標上可以和全球行業領先者美國公司競爭的供應商。 海歸胸懷“產業報國”夢 45歲的劉松是美國硅谷著名的ADC技術專家及產品研發領軍人物,畢業于美國Univ. of Idaho,師從國際著名集成電路設計權威Jacob R. Baker,獲得電機工程學碩士學位(MSEE),擁有14年高速模數轉換器和模擬前端產品開發、管理及技術總監經驗。 原本可以安心在美國擔任總構架師并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的劉松,最終選擇回國創業:“每個人一輩子總要追求一些東西,我追求的是做實業,并取得成功。到退休的時候,會覺得這輩子沒有白過。” 劉松選擇了中關村:“中關村高校密集,有公司發展需要的人才,并且這里有比較好的創業環境,對我來講有很強的吸引力。”做芯片是一件“燒錢”的事,并且不是只靠一己之力就能取得成功,需要團隊的協作。技術團隊由4名美國硅谷資深ADC/AFE技術專家領銜,15年至20年以上高端產品開發經驗,均為美國硅谷著名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學術帶頭人或技術骨干。 雖然身為北京人,但在美國生活工作十幾年,劉松對國內的政策和辦事流程非常陌生,這期間漫游世紀孵化器給芯鋒寬泰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從辦公環境到工商注冊,從人才招聘到市場開拓,正是因為孵化器的大力引薦,才得以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及海淀區政府聯姻成功。 掌握小芯片中的大市場 2012年11月芯鋒寬泰發布了第一代無線通訊用高速ADC產品VAT1002,這是亞洲第一個達到全球行業領先水平的高速高性能ADC產品,它的成功開發結束了中國在高性能模數轉換器集成電路產業的空白歷史。 高速高性能ADC和AFE產品廣泛應用于無線及有線通訊設備、工業儀器儀表、醫用電子設備、消費電子產品等市場中,市場總額超過100億美元。按照劉松的規劃,芯鋒寬泰將成為亞洲第一、國際領先的高性能模擬芯片開發及供應商。未來兩年內,提供第一代無線通訊市場商用高性能ADC芯片,以及面向工業和醫用電子市場的ADC/AFE產品,累計實現銷售額8000萬人民幣;2015到2016年,提供下一代無線通訊市場中射頻采樣ADC/接收器芯片,以及微基站用高集成度的專用商業芯片,累計銷售額突破2億人民幣;2017到2019年,成為中國市場主要的高性能ADC/AFE供應商,同時推出消費電、工業儀表、醫用電子設備市場上的更高集成度的專用商業芯片,并開始向海外客戶發展,累計銷售額爭取突破10億人民幣。 到那時,一心“產業報國”的劉松可以實現夢想,而芯鋒寬泰也將夢圓“中國芯”。(文/馬文良 中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