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已經差不多過了第一季,新一輪移動通訊器材亦開始明朗,好明顯由上年第二季后推出的產品,例如iPhone 5、Samsung Galaxy S3及Note II都有LTE版本,支援4G LTE技術的產品亦陸續增加。近來,就連今年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會內發布了中國移動的TD-LTE計劃,4G再次成為近日的熱門話題。到底全球的4G發展又如何? 根據英國網絡測試公司OpenSignal在早前發表報告指出,在2009年全球首個推出4G LTE網絡的瑞典,是目前全球4G LTE網絡速度最快的國家,平均下載速度為22.1Mbps,至于全球4G LTE網絡的平均下載速度為10.4Mbps,技術仍然領先全球。不過在其他歐洲地區以及美國等地方的4G LTE發展似乎并不順利,礙于人口分布令投資在基站設立的成本太大,以及收費高昂而受影響。不講太遠,在亞洲地區中的韓國及日本,網絡速度就有16.4Mbps及7.1Mbps。在中國香港地區,4G網速就有19.6Mbps,意想不到成為全球排名第二,而且中國香港大部分網絡已推出4G服務,有競爭自然有進步。 另一個市場分析機構IDATE發表報告,指出現時全球62個地方至少有一個或以上4G LTE網絡,今年更將有19個網絡商投入服務,預計到2016年底全球4G用戶將突破9億人,當中亞太地區占41%,北美就占21%,至于歐洲則只得16%,似乎這技術在全球都有平均的發展。不過,有一重點是很多人都忽視,就是現在的4G LTE技術還未算真正的4G,因此亦有外國媒體提出這個還未符合國際電信聯盟對下一代無線通訊協定的LTE技術,應該名為3.9G。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現時的2G/3G網絡器材,有不少可以過渡至4G通訊,對于網絡供應商而言,可以減少終端上的投資,同時亦可加快技術的發展。 在4G還未出現之前,3G是主流技術,而2G就用在廉價通訊之上,不過由于頻率限制協定之下,在有限的頻寬情況中,有不少網絡供應商都開始收回2G頻譜轉為4G LTE用途上,現有的用戶就會升級至3G限速服務上,如果你發現這個情況時,亦代表4G LTE即將來臨。其實,香港地區已開始了過渡,不少3G用戶可“免費”升級至4G LTE,但免費時段不會太長,因為當下用戶都是白老鼠測試員,當網絡成熟后自然要收取4G費用。 筆者使用iPhone 5體驗了4G一段時間,以速度而言通常都有12~14Mbps傳送速度,確實叫人一用就上癮,不過,快的同時亦有后遺癥,由于網絡覆蓋不完整,所以手機經常處于3G與4G LTE之間的切換,也就成了手機耗電的最大元兇,以iPhone 5為例,由上午10時開始在適量使用的條件下,到了下午4時左右電量只余下30%左右,最后只有在需要時才開LTE,十分不便。 其實4G還有另一個弱點,現時主流就在800~2600MHz范圍內的頻譜,加上國內自主的TD-LTE在內,就分成7個不同頻譜,由于早期4G的終端以及iPhone 5亦只支持1至2個頻譜,不同地方又會用不同頻譜,外游時只有用回3G網絡,不過這個情況開始改善,最近大熱的Sony XPERIA Z就支援不同國家的6個LTE頻譜,而無線通訊半導體廠商Broadcom亦針對兼容問題而推出解決方案,看來4G已經勢在必行,問題只在于網絡供應商的推動力,以及用戶及手機生產商有多“給力”。 奴域 身兼香港數碼影音雜志主編、電臺發燒音響影音節目主持,用七成人工買“玩具”的3C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