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工信部高層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近日傳言3D打印相關戰略規劃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兩會后公布。今年5月將在中國召開全球3D打印會議。 國內3D打印尚處于試驗階段,規模化應用尚需時日 3D也叫增材制造技術或激光快速成型(LRP),原理是將計算機設計出的三維模型分解成若干層平面切片,然后把打印材料按切片圖形逐層疊加,最終堆積成完整的物體。主要技術種類:立體光刻(SLA)、選擇性激光燒結(SLS)、激光熔覆成形(LCF)等。3D打印優勢包括可降低約50%制造費用,縮短加工周期70%,復雜制造并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目前主要應用于產品設計、快速模具制造、鑄造、醫學等領域,其中消費電子、汽車、醫療分別占20.3%、19.5%和15.1%. 目前國內3D打印在材料、設備和應用上仍有難題,成本較高,多用于實驗,規模化應用尚需時日。我們測算國內3D打印市場規模上萬億元。 2010年全球3D打印設備市場規模達13.25億美元,其中服務收入6.51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30億美元。美國政府將人工智能、3D打印、機器人作為重振美國制造業的三大支柱,其中3D打印是第一個得到政府扶持的產業。目前全球有兩家3D打印機制造巨頭,分別Stratasys和3DSystems,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7億美元和2.9億美元,2012年股價分別翻了2倍和3倍。 看過電影《十二生肖》的人都會被這一幕所驚嘆:成龍扮演的國際大盜用高科技掃描手段獲取了國寶獸首的三維數據,遠程傳輸到一臺神奇的機器上,瞬間一模一樣的銅獸首復制成功。 這種看似科幻的場景,如今正在加速走進現實。而幫助其漸行漸近走入我們生活的,正是近期最熱門的概念——3D打印。但對于普通百姓而言,3D打印技術還停留在概念層面。 耗材貴、一臺打印機只能用同類耗材 預言家們對未來科技的很多預測似乎非常“魔幻”,比如,會飛的轎車、機器人女仆和背包式飛行器......但關于3D打印機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實現速度卻比任何人的預測都要快。喜歡芭比娃娃的玩具,很簡單,通過一臺打印機,就能“打印”出來;需要一把椅子,也不要傳統的機械制造,“打印”出來的椅子一樣能讓你舒服入座…… “很多人把3D打印技術看作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地區銷售工程師戴先生介紹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3D打印技術可以根據你的圖紙,將工業傳統加工方式做不到的一些產品變成實物。 但是,“神筆馬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耗材比較貴,如果是進口的設備,國外會控制材料,也就是說,買他們的設備一定要搭配耗材。”常用的耗材一般有尼龍、光敏樹脂、金屬等,“便宜的尼龍也要幾百元/公斤,而貴的光敏樹脂、金屬等耗材價格高達2000多元/公斤。” “3D打印肯定有局限性,一般是用在工業設計上而不適合大批量的工業生產,成本偏高、效果也還不是特別理想。” 杭州銘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金濤坦言。 不單耗材,一臺3D打印機只能用同類耗材,也制約了產業的發展。戴先生說,比如這臺是金屬3D打印機,那么它就只能用幾種金屬做耗材,而不能用尼龍、樹脂等其他材料,像這類金屬3D打印機售價在五六百萬左右,“銷量不大,較少有企業購買。去年,工業型的打印機銷量是幾十臺,家庭式的也是幾十臺的樣子,銷量不是很好。” 應用面不廣、市場規模不大、不適大批量生產 “3D打印可以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并解決傳統方法無法加工的難題。但市場的大小和國內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原創型、技術開發型的企業用的多,代加工企業用得很少。”戴先生坦言,目前,3D打印技術應用于學校教學、家庭玩具、工業設計方面比較普遍。 據了解,現在市場規模不大,家庭式的3D打印機用來盈利的很少,有盈利的還是工業型打印機。“用于打樣,比如設計完某電動工具,就需要先打樣看看,因為光圖紙是看不出設計是否合理的,需要用3D打印出實物后再修改,如果直接按圖紙生產模具,萬一不合適,一套模具就報廢了。” 據記者了解,雖然美國主要3D打印企業3D Systems和Stratasys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多年。但據評估,目前,全球3D打印市場一年的市場總量不過20億美元,而國內只有不到2億元人民幣。 “雖然3D打印技術有成本高且不適合大批量生產等缺點,但它作為一種前沿的技術,以后的應用會越來越廣。”他頗具信心地說,雖然目前的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但在未來,很有可能一臺打印機可以用多種耗材,這樣一來,應用面就會很廣。” 金濤,一位28歲的“80后”,是國內首家3D打印服務公司——杭州銘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他向記者介紹,3D打印技術發展也有二三十年時間了,每臺打印機價格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我們主要是銷售桌面式的3D打印機,價位在五六千元/臺,銷量相對比較不錯。一般設計類的公司購買的較多。” 金濤說,自從全國首家3D打印體驗館在北京開業,越來越多的人有了開3D打印店的想法,但現實和理想間還存在著一定距離。(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