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馬克·赫伯特(Mark Hulbert)周五撰文稱,蘋果股價之所以在攀登至700美元高位后一蹶不振,部分原因是市場對與蘋果有關的負面新聞反應迅速,導致分析師追隨市場而調低盈利預期,進而反過來刺激股價下滑。 以下為文章概要: 如果要證明華爾街分析師在股票評級操作中別有用心,那么最好的例子莫過于蘋果。在攀升至700多美元的高峰之后,蘋果股價近期一直都萎靡不振。
別有用心的分析師在推動蘋果股價下跌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正是這些分析師,使得蘋果的負面新聞不斷出現,進而打壓了股價。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曾經發現,負面新聞通常是一波一波出現的,而不是隨機穿插在正面新聞之間。
蘋果股價在去年9月21日達到了歷史最高點705美元。當時,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計蘋果的2013財年業績為每股盈利53.56美元。從那以來,該數字多次被下調:到去年年底降至49.08美元--目前則是44.56美元。 由 于蘋果今天的股價比9月份的高位已經下跌了36%,一些投資者稱,眼下分析師調低預期的做法只是亡羊補牢而已。不幸的是,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美國德克薩 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會計教授邁克爾·克萊蒙特(Michael Clement)在對分析師行為進行深入研究之后發現,分析師下調預期之后更有可能迎來進一步的調低預期,而非調高。 這種趨勢的產生有幾大原因。其中一種原因是,分析師對新消息尤其是負面消息的反應速度很慢。這種反應遲鈍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了分析復雜的事件發展對一家公司股價前景的影響,分析師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研究。
但另外一些原因則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克萊蒙特發現,分析師往往不愿意得罪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因為那樣做可能會導致未來難以獲取該公司的相關信息。許多分析師還不愿意得罪持有大量某支股票的機構客戶,這些客戶不希望分析師對該股票發表負面言論。
由于這些不愿發表負面評論的強大動力的存在,克萊蒙特稱,市場對負面新聞的反應速度遠遠快于分析師。因此,一般的分析師更有可能追隨市場,而不是引導市場。
讓我們來考察一下蘋果股價達到歷史高位前后的情況。在達到最高點之后的三周內,蘋果股價下降了10%。但分析師普遍沒有認真對待這一輪下跌的信號,反而對蘋果股價比以往更有信心。三周之后,分析師的平均預期居然比三周前更高。
直到蘋果在幾周之后的10月25日發布業績報告之后,分析師們才發現,原來市場一直是對的。受那次業績報告影響,幾乎所有的分析師都調低了預期,導致平均盈利預期降至每股50.24美元。
但 即便如此,分析師們的行動還是太慢了。事實上,在蘋果1月份財季報告出爐的前幾周,相同的模式再一次重演。該公司股價在此期間又下跌了100美元左右,而 分析師的平均預期卻幾乎沒有改變。隨后,在蘋果公布財報的當天,分析師們便紛紛調低預期--使得平均盈利預期降至45美元每股之下。
盡管分析師看起來似乎一直在追隨市場,但克萊蒙特強調稱,分析師并非僅僅是市場的追隨者,因為當分析師最終修改預期時,市場也會對其作出反應。繼續以蘋果為例,在該公司1月份財季業績報告發表的三周之后,幾乎所有分析師都調低了他們的預期,蘋果的股價也繼續下降。
克萊蒙特的研究所揭示的復雜機制類似于一條下行的螺旋式曲線。市場對于一家公司的負面新聞反應相對迅速,隨后分析師追隨市場而調低預期,進而導致該公司股價進一步下跌。
盡管這種下行的螺旋式曲線會讓那些負面新聞不斷的公司的股票持有者感到沮喪,但投資者也有辦法利用這種模式獲利。
關鍵在于,要避開那些近期盈利預期被分析師調低的公司,而青睞那些近期被分析師調高預期的股票。但由于華爾街不愿對上市公司發表負面評論,投資者應該更注意避開近期被調低預期的公司,而不是青睞那些近期被調高預期的公司。
只要絕大多數的分析師仍然調低預期,那么投資者就應該遠離蘋果股票。
位于芝加哥的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是一家根據分析師預期變動選股的投資建議公司。根據《赫伯特財經文摘》的監測,Zacks的高端服務在過去15年間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了8.8%,比股票市場整體高出3個百分點。(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