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機、筆記本、智能手機、智能手表……芯片正離人越來越近,遲早有一天,它將被植入人類身體,將我們變成半個機器人。”通信觀察家項立剛說道,智能手表已經讓芯片貼近身體,但若僅僅把它看成一個微型計算機,那顯然是缺乏想象力。 下一個顛覆性產品 IT產品的下一場革命在手腕上,不是智能手機,而是智能手表。2月11日,紐約時報消息稱,蘋果正著力研發一款基于iOS系統的神秘智能手表:iWatch。它組建了一個100名工程師團隊,其中包括產品設計師、營銷人員、硬件和軟件工程師等。 一周之后,據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報道,一家韓國論壇上也流出幾張三星智能手表模擬圖,該表搭載了三星自有的操作系統AltiusOS,并配備了235MB內存。 可能用不了一年,市場上將出現一款類似這樣的產品:長得像手表,集成著PC、手機的大部分功能,Siri語音、體感操控為主,打兩下響指它自動開機,再打兩下它便關了。 假如你有兩塊口袋裝不下的“屏幕”——巨屏手機、平板,每天需要一個雙肩包背著它們走來走去,短信、電話、郵件鈴聲一響就得打開包看看,這種重復性動作讓人疲憊。越是科技愛好者,越能感覺到智能手表的方便。它是一個數碼產品(手機、平板)的“公告欄”,郵件、短信來了,信息會首先反饋在表上。通過它,用戶就能完成簡單的郵件、短信收發,用藍牙耳機接聽電話。 具備計算能力 按鍵操控為主 目前,智能手表的雛形比較多,時興功能是以一種手機外設產品存在。如加拿大廠商Alerta去年推出的Pebble,該表參與了今年1月份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 該表能接收短信、郵件和其他通知提醒,通過藍牙將Pebble與智能手機連接。目前,瑞典設計師Anders Kjellberg、日本電器廠商索尼、夏普也有著類似產品。 這些產品以按鍵操控為主。表盤右側一般有三個按鍵:向上、選擇、向下,而左側配備的是后退鍵。通過按鍵操作,用戶可以使用其時間、音樂、地圖、視頻通話,支持藍牙、Wi-Fi數據傳輸。 它們的外形與普通手表差不多:由一塊屏幕與一條表鏈構成。屏幕尺寸可能在1.5英寸以內,重量小于50g,擁有一定計算存儲能力,具備短信、電話等通訊功能,支持iOS、Android等第三方應用,能與手機、平板、PC等數據同步傳輸。 “但蘋果產品的顛覆性肯定不止這些。”李易認為,蘋果遲遲不出智能手表的原因,是它正在創造一個顛覆性產品,現在一窩蜂進入智能手表領域的企業,未來都會死得很慘。 體感語音操控 監測人體健康 6年前重新發明手機的蘋果近幾年創新乏力,有理由相信,它是抽去了大部分創新能量,去嘗試重新定義手表。真正的智能手表標準誰來確立?蘋果合作研發的專利技術,給外界留下了線索。 據紐約時報稱,蘋果此次組建了100名工程師團隊,集中研發更低成本的傳感器、語音識別軟件。這意味著,iWatch可能采用體感、Siri語音操控,可以感知人體心率、呼吸頻率等,具備人體健康管理功能。 今年年初,另有媒體報道,在可彎曲玻璃技術上,蘋果正有意與廠商康寧合作。如若應用在iWatch上,其屏幕可能會采用柔性材質。 2月份,華爾街日報稱蘋果正與富士康商議開發智能手表技術,集中于降低芯片功耗,并讓芯片更薄。由此可見,iWatch的重量、尺寸、輕薄程度、續航能力上都會更勝一籌。 國外科技論壇作者Dan Nosowitz撰文指出,iWatch最好是一張“快速告知屏幕”,功能應精簡,“只要能夠顯示時間、有上下兩個滑動按鈕來查閱通知就行了,要避免文本操作。” 半導體行業市場分析師李文娟預測,類似Siri的語音將是智能手表最大賣點。“智能手表解決的就是隨身和便攜,語音省去觸控過程,能將便攜性發揮到極致。” 全民健康管理平臺 早在2010年,蘋果推出的iPod nano 6(MP3播放器)曾與體育品牌耐克合作,用戶可以將傳感器放入耐克鞋中,通過無線的方式傳感器能與iPod nano 6連接。這樣后者就能記錄用戶運動時間、距離、熱量消耗值和總運動次數。 還有一些穿戴式產品通過與手機APP結合,用戶戴在身上就能記錄在室外的跑步軌跡,并且估算所消耗的能量。“智能手表產生后,類似的產品都將消失。”李易表示。 “單單把智能手表理解為手機、PC變小了,那顯然是沒有想象力的。”項立剛認為,智能手表現在集成的手機功能,僅僅是最初的第一步,“智能健康管理才是它最革命性之處。” 項立剛認為,智能手表通過自身的計算、存儲、通訊、感應能力,對人體健康數據進行采集,然后將數據傳輸至云平臺,平臺背后有著大量的數據專家,對數據進行分析、做出結論,接著由專業醫療人員對用戶做出決策。 “智能手表與皮膚貼合在一起,會內置溫度、濕度、紅外感應器,檢測人體血糖、血壓等各項參數,身體疲憊就會提醒你休息,有疾病征兆就會發出警告。”項立剛說道。(北京晨報) 蘋果要搞智能手表 電池技術得突破 如果蘋果想要努力研發一款“iWatch”,它就要解決電池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現在的智能手表制造商。這些腕部設備的新生產物外觀和普通電子或石英腕表類似,但是和智能手表有著更多相同的地方。 它有了越來越大的顯示屏,可以推送通知和其他數據信息,從根本上來說,它就是你的智能手機的第二塊屏幕。對于很多最新款設備,最頭疼的莫過于每天晚上回到家,都要把表取下給它充電,不過大多數人已經習以為常了,但也只能默默接受。現如今的數字手表設計方法幾乎和20年前一樣,到去年為止才有了電池替換的麻煩,一直以來,手表除了表示時間外基本沒有其他任何功能。 雖然各大公司都在竭盡所能來降低手表芯片和屏幕的電量消耗,但是結果一直不盡如人意,電池的發展還是無法像其他主要的便攜設備配件一般有著巨大的科學技術進步速度。它一直無法達到容量的提升,使得一次充電就可以支撐數天甚至數周的時間,且同時不增大電池的尺寸。 更大就更好: IHS Global的首席分析師Satoru Rick Oyama說:“在智能手機方面,制造商通過增加手機內部電池容量的方法回應電量問題。很多公司都將電池容量由1000mAh增加到1500mAh,很快將進展到2000mAh作為標準。這些更高容量的電池也帶來了更大的代價,就是手機尺寸常常變得更大。“ 這種容量提升也越來越普遍,像三星等手機制造商已經開始制作大尺寸智能手機,以給內部的電池提供更多的空間。還有一些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摩托羅拉的Droid Razr Maxx,它帶有一個3300mAh容量的電池,比標準版Droid Razr的出廠電池容量增加了高達85個百分點。這么大尺寸的東西對放進口袋或者錢包里尚可接受,可是如果掛在人們身體的四肢某處就顯得極其荒謬了。 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縮小尺寸的蘋果第六代iPod Nano,我們來看看它的工作性能如何。公司本來想把它的市場定位設為一塊手表,有著內置的手表界面,里面是一塊微小的105mAh容量電池,播放音樂的情況下可續航24個小時。但是在每天的使用中發現,如果用戶只使用像內置FM收音機和計步器等小功能,幾天之后就沒電了。在去年10月份發布的最新 iPod Nano型號,就完全廢除了手表的理念。 智能手表新貴如Pebble,它在Kickstarter上募集了超過1千萬美金的投資,為解決這個電量問題,采用了不同的屏幕技術以使用較少的電量。Pebble沒有采用背光LCD面板,取而代之使用了電子紙顯示屏和低功耗藍牙技術,如此一來,手表不需要使用太多的電量,一次充電可使用一個星期之久。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一個又大又亮的LCD顯示屏,保持始終的網絡連接,還想要和iPhone或者iPod一樣的內置配置,這一切的完全運轉絕對不能忽略嵌入一個足夠大容量的電池。 現在的和未來的: 在電池領域,鋰離子和鋰聚合物電池是最常使用的技術,不過現在鋰聚合物變得更加流行一些。 兩種技術很累死,但是聚合物版本有一些優勢,對便攜設備的使用來說越來越具吸引力。鋰聚合物比鋰離子要貴一些,不過也要更安全一些,且可以被制作成各種各樣不同的形狀。相比之下,鋰離子的形狀就局限很多了,只能做成圓筒狀、扁平狀或者矩形盒狀。這個屬性使得鋰聚合物在制造商需要考慮電池形狀因素下更具優勢。 UBM Tech Insights的一個名叫Allan Yogasingam的技術研發經理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可預見的電池未來發展方向將是鋰聚合物電池。原因是鋰聚合物有這很強的柔韌型,可以使得像平板和筆記本,以及現在的超極本等產品擁有更輕更纖薄的外形設計感。此后,就是一場電池的競賽,我們將看到那種電池技術將最受廣大消費者電子制造商的青睞。” Yogasingam還說:“目前,電池技術的未來領跑者之中還有一種叫做鋰亞胺的東西,它比鋰聚合物電池的密度要高,且更加耐用,充電性能也更好。這兩個優勢注定讓它以后能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IBM阿爾馬登研究實驗室的副總裁兼總監Michael Karasick說:“在未來,鋰空氣電池也是可能使用的。IBM已經開始在開發鋰空氣電池,主要為給電動汽車發電,但是這種電池需要先研究如何縮小其尺寸才能被用在移動設備當中。”他說現在這種技術采用的電池是目前移動設備電池的10倍大小,所以在該技術還需要研究多年才好被用在移動設備之中。 再先進一些的技術是基于硅元素的電池和燃料電池,可以改善嵌入在移動設備中的電池。這兩種東西都有局限性,不過研發人員正在努力研究以提升技術,使得它們最終可以在現實中使用。 還有一個不容忽略的是來自美國加州硅谷的CalCharge,它旨在加速公司與大學的合作,以推進電池技術,獲得重大成就。上周,這個成立快一年的團體發布了與圣何塞州立大學的一個計劃,提供有關于電池技術的課程。 改變充電的方式: 過去,蘋果一直是電池技術的創新者。公司一直堅持在自己的產品里使用不可拆卸的電池,從iPod開始,再到筆記本、手機和平板電腦。公司注意到當首次開發出擁有嵌入式電池的MacBook Pro時,可以在和以前一樣的空間里放入更大的電池。就算用戶已經不能再替換電池,不過多了百分之40的電量,完全可以讓機器使用足夠長的時間。 蘋果在它的智能手機里也用了一樣的技術,為節省空間選擇了不可拆卸電池組。其最新設備iPhone 5比iPhone 4S要長一些,配備1440mAh電池,比更小屏幕的iPhone 4S的1432mAh電池容量稍稍高一些。然而,iPhone 5的3G通話時間和WiFi瀏覽網頁時間評估顯示和兩代之前的型號幾乎一樣。 公司也希望改變這個事實。在過去幾年里,公司提交了各種重要的且和電池有關的專利,從氫電池到通用電池,通用電池可以給手機、電腦等不同設備供電。不過所有類似這些的專利,最后它們能不能被用在現實設備中還尚不清楚,但是好歹它表明了蘋果正努力研究其可能性。 遺憾的是,事實蘋果能為現在的電池技術所做的也只有這些了。業界研發人員稱新的電池類型應該可以擴展設備的續航時間,但是在這些升級可以進入市場前還需要多年的研發和測試。 如果蘋果iWatch的電池續航時間非常驚人,我想它絕對有機會超越其他的智能手表。在公司開始考慮給設備供電的問題前,已經非常詳盡周密地設計了各種外觀方案。然而電池問題的解決才是它足以鶴立群雄的關鍵因素,如果未能及時解決,它的推出仍然不會成為首要計劃。 位于馬賽諸塞州的技術市場研究公司BCC Research里的方案分析學家Donald Saxman說:“蘋果一直更關注營銷和培養消費者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提升電池續航時間的問題。使用每一樣技術,我們可以得到一點提升,但是始終覺得只是冰山一角,不痛不癢。如果想要突破性的進展,比如可以提升一倍甚至十倍的續航時間,我想還需要研究更新的方法。”(騰訊數碼) 智能手表為何淪為可有可無的附屬品? 智能手表很有趣,不過不是功能有趣,是玩起來有趣。智能手表的想法很酷,但它的功能非常匱乏。譬如,人們可以通過它查看信息,但沒法回復;他需要與智能手機或其它移動設備通過藍牙連接起來使用。這意味著它不是替代品,而是附屬品。這樣看來,智能手表的作用只是信息提醒,若要對這些信息做出回應,用戶仍需借助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 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大行其道的今天,像素密度是用戶考量的一個關鍵指標。智能手表屏幕小且界面粗糙,與此背道而馳。看起來智能手表更像是一個RSS(簡易信息聚合)——告訴用戶有新郵件或新信息。甚至,它都不能全面體現社交媒體信息的趣味,因為小屏幕無法顯示社交媒體信息中包含的圖片和視頻。從這個層面來講,智能手表智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創意,無實質功能。 智能手表的潛力 還是先看看智能手表的參數:小屏幕,可配置硬件的空間小。這注定了它不可能實現太復雜的功能。另外,我們還需要意識到,手表不可能尺寸逐漸增大至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規格,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某些功能可以被整合進手表。在今后的某一天,智能手機或許的確會消失。 應急 應急可能是智能手表當前主要的潛在應用之一。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因此人們更離不開它。它的小屏幕也足以顯示簡短的緊急消息。從這個層面來講,對于智能手表我們更多考慮的就不再是技術,而是應用——考慮這一應用如何能夠把緊急消息傳達給用戶,并給出必要的操作提示。 安全 智能手表具有一些安全功能,可能是潛在的好應用。對那些有需要的機構或用戶來說,它能提供一種額外的安全保護,某些政府機構和科技公司可能需要這種保護。譬如,通過手表打卡上下班,借助手表定位政府工作人員或公司員工當前的位置。 視頻會議 任何時候,移動技術的目的都是讓人們保持連接并進行交流。智能手表有一天也可能引入Skype視頻聊天功能。雖然智能手表不能提供高質量的視頻效果,但粗略的顯示還是有應用場景的(電影里面出現過這樣的畫面)。并且不要忘了,智能手表的尺寸還是可以適當擴大的。 語音控制 智能手表的小屏幕不適合輸入,但對語音識別則沒有限制。試想一下,對著手表講話總比拿著手機對講要酷得多吧!該應用的前提是語音識別技術得到完善。當有一天短信和郵件都可以用語音來替代時,智能手表語音控制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智能手表概念火熱的同時,谷歌的智能眼鏡也取得進展。加之我們已經擁有了柔性顯示器和防水的移動設備,在不遠的將來,這些新興智能設備是否會完全取代智能手機呢?筆者看來,單個設備很難取代功能高度集成的智能手機,但這些設備聯合起來還是有可能的,就像智能手機曾經取代了手表一樣。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Altius曝光 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正在研發一款名為“Galaxy Altius”的智能手表,其操作系統為三星私有的操作系統AltiusOS,配備235MB內存。 三星Galaxy Altius截圖曝光(圖片來自驅動之家) 據悉,三星計劃將未來的Galaxy S4智能手機與代號“Project J”或“Altius”的智能手表產品進行整合。由于Galaxy Altius智能手表屬于Galaxy S4產品線,業內普遍認為這款手表將采用Android系統,或至少能兼容三星的智能手機。但近日曝光的圖片顯示,這款智能手表將采用三星私有的操作系統Altius OS,配備235MB內存。 三星Galaxy Altius截圖曝光(圖片來自驅動之家) 最新消息顯示,三星Galaxy S4將于今年3月發布,Galaxy S4 mini將于5月發布,而Galaxy Altius智能手表的發布時間將更晚。根據傳聞,三星智能手表將提供3種配件,包括腕帶、自行車適配配件以及保護外殼。 三星Galaxy Altius截圖曝光(圖片來自驅動之家) 《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稱,蘋果正在開發iOS智能手表iWatch,這種產品能實現智能手機的部分功能。隨著三星的加入,智能手表有望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下一個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