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高煥堂 第2步:觀想願景(做為北極星) – 4項<假設性思維>與設計決策的未來性 前言 La Rochefoucauld說道: “雖然我們要自我恭賀我們的豪情壯舉,但它們常是基于機會的結果大過于偉大設計的結果。(摘自<<決策陷阱>>一書) 所以,機會是投手,設計是捕手。如果一件設計能夠在未來捕捉到更多機會,表示其設計決策更具有未來性。本文介紹4項<假設性思維>,協助你達成這個目標。你將可以從復雜中,領悟(設計)出簡單,讓簡單提升你掌握復雜的能力,捕捉復雜里所蘊藏的機會。這4項<假設性思維>是: 第1,反思你自己“不自覺的假設”,你才能離開古老碉堡,走向原野,調整視角來捕捉新機會。 第2,原野上充滿機會,但也危險重重。你必須領悟機會與你的各項關系,然后“大膽假設”,并小心求證;設計出簡單形式(Form)。 第3,由于簡單,讓你敢做“完成性假設”,也有能力觀想(Visualize)最后階段的美好成果,激發你(和團隊)的信心。 第4,在信心滿滿之際,還要做“萬一性假設”。由于環境變化快速,失敗是可能的事;你必須洞悉可能導致失敗的影響因子,避免災難,就能捕捉更大的機會。因為能夠預見失敗,才能放眼未來。 假設是什么? 假設(Assumption)是指在推理(Reasoning)的過程中,被視以為當然、未曾明述的信念。例如,大家常見的假設: ◆ 過去的成功可保證將來的成功 (Past success guarantees future success) ◆ 講清楚的問題就是真實的問題 (The stated problem equates with the actual problem) ◆ 好心就有好報 (Good intentions result in good outcome) 假設是人們思考的必要過程;做假設(Making Assumption)是人類的大成就。以下,茲說明架構師常用的4個「假設」思維技巧: 1) 反思不自覺的假設,放寬思維局限。 2) 擬定有待被驗證的假定(Hypothesis),激發愿景想象。 3) 做完成性的假設,想象最終結果。 4) 做萬一性的假設,預留彈性空間。 不自覺的假設,放寬思維局限 這種假設又稱為<無意識假設>(Unconscious Assumption)。由于它是人們思考的必要過程,雖然它并沒有足夠證據支持,但經常被自己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自知。因此,假設既能協助你思考(推理),也常局限你的思考、導致影響你的決策、行為和結果。 舉例-1 “有一家百貨公司貼出公告說,本周六中午將舉行泳裝選美大賽。到了周六中午,許多男士出現了。比賽開始沒多久,觀眾個個失望地離開了。” 為什么這些男士們會有這種行為呢? 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假設:<那是女生泳裝選美大會。>而且他們自己事先也沒察覺這個假設的存在。 舉例-2,有一位設計師說: “這些架構設計很好,都是圍繞者問題(Problem)而設計。” 其實,他心中做了一個假設:<他都圍繞著“對的問題”(Right Problem)。>可能自己都沒反思這個假設是否需要驗正。此外,設計的模式非常多,Problem-driven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圍繞著問題而設計,只是我們心中認定的假設而已,并非真理。 舉例-3,有人主張: “應用軟件(App)能在多個廠牌的Android電視機上跑,就能節省重復開發的成本;所以App應該力求跨平臺。” 其實,他心中做了一個假設:<節省成本就等于獲利。>這個自己都沒察覺的假設很可能局限了他的思維、沒有抓住好商機:例如,有一家電視機大廠正尋找一支獨家專屬的App來捆綁在一起銷售。此外,大家在談智能電視和智能家庭時,心中也都做各種假設而不自知。例如,家庭里的眾多智能設備之間,到底是由用戶自己來組合呢? 還是由智能終端硬件或視頻廠商來組合呢? 還是由地三方App開發者以軟件來組合呢? 很可能人人心中的假設是不一樣的。 舉例-4, “一位制造商,接到警察局的合約,訂購給警察人員制暴用的頭盔。需求是要舒適、質輕、可抗具磚頭和其它重擲物品的重大沖擊。工廠里的品管全部通過了。然而,這種頭盔在第一次用在鎮暴工作時,卻發現了一項致命的缺點:很容易燃燒。” 你知道制造商心中做了什么假設嗎? 舉例-5,請看下圖有9個點,以正方形排列。請你從任何一點開始,劃出4條相連的直線,來含蓋9個點;在畫線的過程中,筆尖不可以離開紙面。如下: 如果你不反思你心中的假設,就可能找不到答案。 當你善于捕捉自己心中的假設時,也會善于洞悉競爭對手心中的假設(含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假設),而預測對方的決策和行為。這就是古今中外,兵家策士所擅長的職責。例如,在三國時代的空城計故事里,孔明派令馬謖、王平率二萬人馬去防守街亭,馬謖下令眾兵扎營于山上,居高臨下,抵御司馬懿來犯之敵。王平向馬謖勸道:安營山上,如果魏軍斷我汲水之道,三軍斷水,必定不戰自亂。馬謖則駁斥道: “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絕我水道,蜀軍豈不死戰,以一當百,勢不可擋。” 此時馬謖心中有個(無意識的)假設:<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是真理(而沒去反思它只是個假設而已),所以沒聽進王平的勸說。果然街亭就這樣失守了,司馬懿順勢進兵來到西城門外,看到孔明在城樓上從容不迫地彈琴,琴聲悠揚流暢,令人陶醉。于是,司馬懿回頭對眾將道: “孔明若沒有數萬雄兵,再有嫻熟的指法,也不能彈奏得如此從容優雅、安然自在;此刻絕不可輕忽!” 孔明早就知道司馬懿會做這樣的推論;因為孔明預先洞悉了司馬懿生性多疑,其心中必然會做出(有意識的)假設:<孔明一生謹慎,不肯冒險,即使鋌而走險,也會是有計劃的。>由于洞悉對手心中的假設,就能布局去影響對手的決策和行為了。 同樣地,在企業里,架構師最能表現其專業價值的是:反思自己公司的商業模式背后的假設;并基于相同(反思)技能,去洞悉競爭對手商業模式背后的假設,便可預測雙方未來行為;然后變換自己的假設,擬訂自己的新商業模式。例如,在<<呆伯特法則>>一書的作者寫道: “有些單位透過調整其業務內容,盼望追求美好的未來。這往往是虛擲時間的,其實藉由調整商業計劃幕后的<假設>部分,就能有效獲得一樣的結果。請記得,未來建立在假設上,而假設就是你自己所編撰出來的,沒有必要讓它綁住你自己。” 假設常常來自文化、風俗習慣、自身經驗,而內心深信它像真理般的<必然>正確。由于已經<信以為真>,所以自己通常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更沒有意會到,它并沒有事實根據或推理證實。例如,打針一定會痛、襪子一定有腳臭味等。調整假設等于調整視角,可獲得新觀點、擴大視野,釋放創意潛能。所以,畫家畢加索(Picasso)說: “每一項創意活動,都是源自解構(或破壞)的舉動。” (Every act of creation is first of all an act of destruction.) 沒有走出碉堡,就無法邁向原野、揮發創意、捕捉機會。 有待被檢驗的假定,激發愿景想象 假定(Hypothesis)是一種有意識的假設(Conscious Assumption),心中清晰知道它只是一種處于證據尚不足情況下的想象或推測,有待進一步證實其是否成立。這也就是胡適先生所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研究方法里的假設;他很適合做為問題探討的起始議題(出發點),引導人們做更有效的進一步探索和驗證。 將上一節所說的“不自知假設”與這里的“大膽假設”相互銜結起來,可以激發出高度的想象力和創意。心中的“不自知假設>常常會排斥“大膽假設”的機會。只有先反思自己的假設(走出碉堡),才能接納大膽假定(探索原野)。例如,三國時代的馬謖,必須先反思,檢視自己假設(即<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可能把王平的結論: “安營山上,如果魏軍斷我汲水之道,三軍斷水,必定不戰自亂。” 大膽地當做一種假定,然后小心求證;可做出更好的決策。 除了對別人的論述進行大膽假定、小心求證之外,我們自己也做出大膽假定、小心求證。至于,如何擬定扎實的假定(Competent Hypothesis),做為問題探討的理想起點,并指引出后續探索之路呢? 這有許多模式可以依循;例如著名的麥肯錫(McKinsey)公司提出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模式: 基于MECE模式來擬定扎實的議題起始假定(Initial Hypothesis);然后展開探索更細節的議題假定,逐漸建立出扎實而完整的樹狀議題架構(又稱議題樹)。議題樹包含一系列有待檢驗其假定(Hypothesis)的議題。如下圖: 以MECE的思考態度來建構議題樹,可讓我們在分析過程中,能逐漸地排除走不通的路,只要經由分析而發現任何議題的假設被推翻了,就刪除議題樹上的該支干,如此越讓對的路浮現出來,也讓自己越來越確信走對路了。例如,分析一下問題,可知道已經來不及撤退了,所以<可以安全撤退嗎?>議題的答案是『否』,該假設被推翻了。同樣地,事實也顯示兵力太懸殊,無法正面迎敵,所以<可以正面迎敵嗎?>議題的答案是『否』,該假設被推翻了。 MECE的“CE” 企圖涵蓋整個問題的每一個角落,否則我們可能會錯失有關真正問題核心的事實資料,減損了說服力,也得不到最有效的解決對策。透過檢驗假設之方式,發現走不通的路,就指示我們不必花時間去探索該議題攸關之事實了。 MECE的“ME” 促使我們以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以互為獨立的議題來將問題攸關之事實與予分割為獨立的群組,讓檢驗假定之機制能在發現走不通的路,能指示我們不必花時間去探索該議題攸關之事實。反之,當議題有重迭而混淆不清時,檢驗假定之機制就難以發揮了。例如,當<糧食足夠嗎?>議題之假設已經被推翻了,之后再檢驗<兵力足夠防守嗎?>議題時又必須分析糧食存量等事實,結果先前因<糧食足夠嗎?>議題之假設已經被推翻而省下來的深入探索的精力又被花掉了,而且可能在不同議題中,不斷重復分析糧食存量等事實,則檢驗假定之機制就完全失靈了。 麥肯錫的MECE模式是一種<假定驅動問題解決方法>(Hypothesis-Driven Problem Solving)。對于架構師或設計師而言,這是很有用的方法。因為,架構師們常常要先大膽假定客戶、老板、或團隊的期望是正確的,然后小心求證(有時很容易否決掉)。例如,三國時代劉備的期望:統一天下。孔明在<<隆中對>>里,就把它當一個大膽的假定,然后小心求證,根據事實而做了結論:<操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之爭峰也>。于是否決了這項假定。接著,還刪除了劉備的第二項愿望:二分天下。這是架構師天天在做的思維活動。 完成性的假設,想象最終結果 上一節所談的假定(Hypothesis)是一種假設性的目標(夢想),并非一定要去實現的目標;但是它具有一項重要用途:引導人們去探索未知事物(Unknown),結合議已知事物(Known),看看是否能組合成為一個可實現的計劃(Achievable Plan),來讓夢想成真。有例如,客戶或企業的愿景(Vision)、自己年輕時的愿望(Expectation)等,都是適合做為一項假訂定,然后有效尋覓一條實現愿望之路。這種假定常來自人們對未來或結果的想象,與現況不一定有緊密相連。 于是,人們還常從現況往未來延伸,以各階段的完成性假設,來要求左腦,強力支撐右腦對未來目標的想象(夢想)。因為左腦常常按部就班,習慣于先思考如何完成下一步,才會去想下下步。一旦我們心中做個假設:下一步已經完成了。此時左腦就會投入到下下步。然后再做個假設:下下一步已經完成了。此時左腦就會投入到下下下步了。如此依序循環下去,在右腦帶領之下,左腦跟隨到遙遠的未來,去思考夢想成真之后的情境。這很接近俗稱的全腦思考了。 例如,公認史上最具全腦創新思維的人物就是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了。在Michael Gelb所寫的一本書– <<7 Brains:怎樣擁有達芬奇的7種天才>>,他在書中寫道: “能不能看出事物的關系和模式,并做出不尋常的組合和關連,乃是創造力的核心要素。… 你也可以觀察乍看之下毫不相干的事物,找出不同的關聯方式,發展出和達文西一樣的能力。” 然而,從那個角度去觀察事物呢? 又以什么架構(Framework)去組合及連結這些事物呢?他在書中繼續提到,達芬奇經常寫下<務必徹徹底底想清楚>和<先考慮終點>。從最終目標(Goal)去思考及領悟事物的本源,是欣賞關連的一個好方法。以某種架構來表達其關連及組合,就表現出創意了。 有了創意之后,務必從現實條件來實證創意的可實現性,創意與現實的調和,這過程產出創意的實踐對策(或稱實現計劃),此實現計劃就是讓創意能<夢想成真>的途徑了。Gelb在書中提到,達芬奇擅用實證,從錯誤中學習,以經驗來實證知識的真假,如下: “文藝復興的真正意義,在于它改變了許多基本假設、成見和信念。達芬奇應用了實證原則,挑戰當時的世界觀,成為這場革命的先驅。” 這個思考過程與麥肯錫的MECE模式是一致的。如下圖: 從上所述可知道一個創新過程是: 從目標(Goal)領悟其本質并構思其形(Form),這過程產生創意及其呈現。有了創意之后,以現實條件來檢驗創意的可實現性,創意與現實的調和,這過程產出創意的實現計劃,此實現計劃就是實現創意的”How-to”。有了實現計劃之后,就依據實現計劃而貫徹執行。的確與麥肯錫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下圖: 通常人們大多認為先有好的創意之后才去設法加以實現。也有人認為創意大多是天馬行空的想象而已,很難以實現。然而麥肯錫思維強調分析事實并加以驗證,不但讓看似天馬行空的構思也能逐步修正到可實現的境界,而且把創意視為起始假定,不會讓我們等待有好的創意之后才開始思考其實現計劃。 萬一性的假設,預留彈性空間 上一節所談的完成性假設是樂觀的,意在激發人們腦海里的觀想(Visualization)能力,像愛迪生發明燈泡、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都是先把所要發明的事物化為有形,激發樂觀的信心和想象,成為人類進化動力。 樂觀與悲觀是兩個觀點。本節的萬一性假設,就是一種悲觀的假設性。用意在偵測那一個環節的失敗,會導致最終目標的全功盡棄,或產生不堪設想的災難性后果(Consequence)。其中,值得留意的是,這種災難性后果發生的概率性(Probability)往往非常小,可能遠低于萬分之一的可能性(Possibility),常常被忽略;所以才稱為萬一性假設。 由于會產生不堪設想的災難后果,損失非常慘重,所以會引導人們重新檢視原來所忽略的環節。例如,一個團隊想吉普車去荒山野外進行多天的跋涉旅行,依據完成性假設,大家興高采烈想象美好的旅行,為了確保安全順利,就將車輪全部換新,降低爆胎的概率性,這通稱為概率性思維。接著,可做萬一性假設:萬一新輪胎也爆胎了,人們被困于荒山里,后果會是災難。于是,引導人們想到防患方案:攜帶備胎。所以,這種萬一性假設又稱為備胎思維。 一般而言,企業里的架構師比較擅長于萬一性思維;而管理者則習慣采概率性思維。架構師是領導職,與管理者互補;能洞悉管理團隊錯誤決策的可能性災難后果,然后敢于向大家說:NO! 并且給予替代性的出路和愿景。架構師假想著:未來萬一發生時,后果不堪設想嗎? 如果會有災難,那么現在的決策和行動是否有助于逢兇化吉嗎? 如果是,就表示目前決策具有未來性。美國四星上將蘇利文在他的書:< 備胎可分為<手段備胎>與<目標備胎>。架構師會對兩者仔細加以分辨,小目標的實現常常是實現更大目標的手段。兩者靈活交互運用是有效架構師的基本技能。上述的汽車備胎就屬于手段備胎,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至于目標備胎,可能大家比較陌生。 通常架構師對于目標是非常關注的,但是目標是在未來,于眼前并不一定<真的>能看清楚,更因為架構師常常基于<刪除法>去選擇目標和手段,并非正面地去證實目標和手段是正確、最好的。所以無論是手段和目標都擅長尋覓<備胎>,時時關注、保持高度彈性。從量子思維而觀之,目標備胎具有非常積極的涵意:未來環境、未來目標都很可能受到目前行動的影響;所以鼓勵團隊積極行動,掌握影響未來的關鍵因子,并隨時尋覓更好、更具效益的目標;不要執著于昨日的計劃和目標。 萬一性假設的優點是:預見失敗。有效架構師不會專注于避免失敗,而是認知到,沒有人是存心要失敗的,但是失敗是難免的。失敗是極可能的事,能洞悉自己和對手的失敗是架構師的職責,因為能夠預見失敗,才能放眼未來。 對于架構師而言,失敗不在于它發生的機率性有多高,而在于一旦發生時,其后果的災難性有多大。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發生可能性,但是它會帶來極大災難時,就必須別關注;其常見的行為是:抓緊時間,趕快思考<備胎>。 茲想一想20多年前,臺北市興建地鐵時,必須做出當時的<目前決策>:地鐵出口該高出街道幾公分;必須具有未來性:避免未來大雨淹水。如果你是架構師(即地鐵建筑設計師)會如何思考呢?當時臺北市是:以過去400年來的平均水位 + 60 公分為高度。事實是:不到十年間,臺北地鐵全部被水淹了,損失新臺幣100多億(因為行車控制中心位于地下層被淹了)。這就是仰賴概率性思維的災難性后果;只要做個萬一性假設,結果就改觀了。 萬一性的假設,讓你在迷霧遍布的原野中,能沉著冷靜,隨時預備有意外狀況出現,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陷阱。如此,培養你的瞬間洞察力(Flashes of Insight),快速發現事實,順從環境(或敵人)變化,做出有未來性的決策(包括改變目標),既能擺脫疑云糾纏,又能捕捉機會,繼續向前推進。 結語 從虛華復雜的科技、商業和生活中,要設計出簡單形式,需要靈活的心智活動。基于簡單形式,以直覺把形式與實際世界結合在一起,便能蘊育出你的瞬間洞悉力,輕快地捕捉到許多機會。能夠在未來捕捉到更多機會,其設計決策就更具有未來性。而本文所介紹的4項<假設性思維>,就是為了強化你的瞬間洞悉力,開創你絢爛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