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流媒體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造成通信網中信息量飛躍式增長。為了建立一個更加舒適而且便捷的、良好的網絡,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光纖網絡,需要巨大的容量。為此,NTT與KDDI公司近日相繼研發出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光傳送系統,在光纖與傳輸設備技術上都有突破。未來,進一步提高多芯徑光纖和光纖放大器的性能,并進一步降低功耗和設備小型化,盡快商用化是今后發展目標。 KDDI利用7芯徑光纖實現越洋傳輸 KDDI研究所于2012年9月20日宣布,它與古河電氣工業公司(古河電工)和NEC公司合作,研發出了在7個芯徑的多芯徑光纖上,采用了多芯徑光纖放大器,成功實現了越洋傳輸實驗。并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光通信國際會議(ECOC2012)上,公布實驗報告。 單一芯徑的光纖傳輸容量受到限制,日本以產官學為一體的NICT研究所為中心,積極開展了多芯徑光纖和其相關技術的研究。然而,對于超過1000km長距離的光傳輸系統來說,在多芯徑光纖上,由于各芯徑泄漏出來的干擾信號累積,會導致在芯徑上傳輸的光信號有大的劣化,所以用多芯徑光纖實現橫跨大洋的長距離光傳輸,是有很大難度的。 本次實驗,通過使用能把芯徑間干擾抑制到最小限度的7芯徑光纖放大器和7芯徑光纖,實現了在6160km這樣長距離上,使傳輸總速率達到了28Tbit/s,并獲得良好的通信品質。實驗系統構成見圖1。 圖中fan-in為輸入光部件,通過成扇形的光纖,把光信號輸入到多芯徑光纖中;pump LD泵浦激光器 ;fan-out為輸出光部件,將多芯徑光纖中的光信號,輸入到成扇形的光纖中;WDM為波分復用設備,core為光纖芯徑,MC-EDFA屬于EDFA(摻鉺光纖放大器)的一種,也可叫多芯徑光纖放大器,用在多芯徑摻鉺光纖上,該光纖中配置有多個芯徑。因其基于一個MC-EDF即可放大多個光信號,因此可實現高效的放大操作。 通過Fiber Bundle Fanout(FBF)向MC-EDF輸入信號光及激勵光。該MC-EDFA設備由株式會社KDDI研究所與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共同研發。在6160km傳輸通路中(由7個芯徑構成),以每個芯徑承載128Gbit/s×40波道所構成的傳輸實驗通道中,已經取得了成功,用通信容量與傳輸距離的乘積所表達的傳輸能力指數,達到了世界最高紀錄,即177Pbit/s km。 NTT利用12芯徑光纖完成1Pbit/s傳輸 日本NTT公司于2012年9月20日宣布,它和藤倉公司、北海道大學、丹麥技術大學(DTU)等,利用12芯徑的多芯徑光纖,在52.4km 的距離上,完成了1Pbit/s超大傳輸速率的實驗。并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光通信國際會議(ECOC2012)上,公布實驗報告。12芯徑多芯徑光纖及特性見圖2。 圖中注1為12芯徑光纖在V形槽襯墊內同12根細徑光纖進行接續的光部件。 利用新研發出的12芯徑大致呈同心圓結構的多芯徑光纖和開發出的傳輸設備,在各芯徑上施加高密度波分復用的數字相干光信號,構成了本實驗系統。光纖芯徑采用新的排列方式,可使芯徑間泄露出的干擾光信號功率降低,這使過去一直不好解決的干擾問題,得到了解決。它與以前的多芯徑光纖相比,可使每個芯徑的傳輸效率,提高四倍以上。因此,每個芯徑的傳輸容量,可以提供84.5Tbit/s(380 Gbit/s/每波道×222波道),那么12個芯徑的光纖總的傳輸容量則為1.01Pbit/s(12×84.5Tbit/s)。1Pbit/s的傳輸速率,可以把5000部、每部2小時的高清電影在一秒鐘內傳送出去。 NTT實驗系統關鍵技術 12 芯徑光纖設計、制造技術 NTT公司在藤倉公司和北海道大學協作下,生產出了12芯徑的光纖,并在實現與傳統光纖相同的低損耗特性下,芯徑彼此之間泄漏的串擾光信號功率也足夠低。然而,現有的多芯徑光纖的結構,芯徑達到7個以上的話,由于串擾光信號的影響,會造成每個芯徑傳輸效率的劣化。 這次由NTT、藤倉公司和北海道大學設計的新型12芯徑光纖,鄰接的芯徑數目左右各一個,這與歷來的多芯徑的光纖相比,泄漏的串擾光信號功率比較低,而且同時也實現了低損耗特性。 多芯徑連接技術 通常的光收發回路,為了把光信號有效地輸入到光纖的多芯徑內,辦法是通過傳統光纖的介入,采用了專用器件(通過fan-in和fan-out,將傳統的12根光纖與1根12芯徑的光纖連接的技術)。本實驗系統,采用了在V形槽襯墊內,將1根12芯徑的光纖,同比傳統的光纖直徑小1/3的12根光纖,進行設置準確的連接,實現了在芯徑內光信號損失低,同時芯徑間干擾信號也小。 32QAM多電平正交幅度數字調制技術 歷來在光通信中,都使用光信號開/關這兩種狀態的強度(幅度)調制方式,而在本實驗系統中,把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應用到光通信中。用光波的性質(相位和極化)制作成大量的信號狀態。在本實驗系統中,采用了把光信號1和0,讓其對應于32QAM多電平正交幅度數字調制。 來源:通信世界網-通信世界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