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衰退自2008年以來一直是大多數媒體的頭條,其中大多關注于美國和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以及中美關系。 這次危機中引發了一個思考,未來的貿易將會受到何種影響。 上世紀末全球貿易系統的建立基于這樣的事實,存在一些具有技術、流動性和強勁的本土市場需求的國家。為了滿足日漸增長的本土需求以及獲取更高的利潤,供應商會在勞動力和制造成本較低的國家進行投資。 這些國家都有著一些主要的特征,它們擁有大量的勞動力,工人工資非常低以及其他的一些成本優勢。然而,這些國家缺少基礎設施、教育體系,還有更重要的,缺少本土需求和供應鏈。 通過海外制造的模式,這些發展中國家從中獲益,并獲得了掌握技術和知識的途徑。 這些國家中,一部分國家更容易被接受,或者說更容易被承認其“工業化”的價值,不斷吸收現代化工藝技術,支持著國家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努力最終形成了良好的本土基礎設施,強有力地改善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環境。 本世紀初,這些經濟體實現了大跨越,縮小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差距。如今,發達經濟體已經感受了來自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威脅。 然而,通過全球金融危機,全球應該意識到,像在中國這樣的國家,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已經顯現,并正在展現強大的購買力。 這些消費群體和經濟體對于全球市場穩定所作出的貢獻已經超過了西方國家所認識到的程度。 此外,這些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仍在增長,在不遠的未來,市場需求預計將達到更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多數發達國家,如德國、日本和法國正面臨人口減少、需求下降的處境。但新興市場的購買力將對社會和經濟的穩定起到作用,對全球穩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由此可見,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市場中的作用應該獲得重新評估。他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如今還擁有了以前只有在發達國家才存在的龐大市場。這些國家中,比如中國已開始購買高端產品,從立體聲系統到名貴汽車,同時其他的一些國家,如印度尼西亞也依靠大幅增長的本土日常消費市場需求度過了此次全球危機。 2008年當我們成立Pacific Asian Systems Supply(PASS)公司的時候,我們希望進入一個新的市場,一個擁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并從來自日本、美國和歐洲的資本設備伙伴那里獲得廣泛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我們和歐洲、美國的設備制造商有緊密的合作,因此我們希望能夠為將制造業務轉移至亞洲的外國公司提供與在本土市場所獲得的同樣優質的產品、支持和專業知識。 但經濟衰退的深度令人驚訝,預期的成功沒有立即顯現,我們的目標市場,如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市場都停滯不前。甚至中國大陸私人產業的發展也停下了腳步,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是政府的資助項目。 我們提供的主要是德國的產品、系統和經驗,并希望中國臺灣、日本及其他地區的客戶可實現更高的產出、更高的良率以及更低的生產成本。這為他們提供了在全球市場上競爭所必需的競爭力。我們在亞洲推廣的多數產品都可半自動裝載,或者是全自動集成生產線。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前景良好的市場多半是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因為經濟衰退對其他國家造成了更嚴重的影響。在困難時期降低成本是合理的反應,在衰退期應進一步加速這一進程。德國公司一直面對著超高的勞動力等成本,他們了解如何控制成本,自動化是這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依靠在這一領域的廣泛經驗,我們有能力為亞洲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未來,我們預計可向這些新興市場的客戶提供更多自動化系統。 在這些領域中不僅可以找到能降低成本的生產設施,還能減少市場能量的損耗或者找到一些新的市場能量來源,如LED和太陽能。在這里我們同樣預計,LED市場的需求將會增長,新技術將會涌現,來改善LED生產效率。 然而,這些新興市場的主要問題是在未來幾年內建立穩定的經濟。這些發展中國家不僅要為日益增長的人口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保持在經濟危機中所建立起來的優勢,還要為龐大的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要素,如食物、醫療等。 因此,在亞洲另一個正在成長的領域是醫療。能達到西方標準的醫院非常少,醫療水平有待改善。在未來的幾年,這些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會提升,醫療技術和健康保健的供應必須加以改善來滿足需求。 總的來說,這些穩定成長的新興經濟體市場需求的增長將對全球市場的改善做出貢獻,需許多亞洲國家重新獲得購買能力。這主要緣于潛在消費者的增長,另一方面,根據馬爾薩斯的理論(人口增長速度大于農業生產增長速度),會導致資源短缺。 這也引發了思考,對于任何商業領域來說,減少浪費、珍惜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意識到產品和材料的有限性是必要的。 作者:PASS有限公司常務董事Dayton Bishop 2010-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