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邊走 什么是我所說的專用產品(IC)?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來定義。當然,通常它們的用途比較專一,比如:液晶電視的芯片,平板電腦的芯片,機頂盒的芯片等等。但這不絕對,比如一些單片機、DSP芯片有很多應用領域,但我們通常也把它們歸在專用芯片中。 有些芯片不把客戶的來龍去脈搞得一清二楚代理商是不會報價的,這些芯片的用戶如果沒有得到原廠的確認也不會隨便放給代理商。我感覺這些就應該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專用芯片了吧。 集成電路的成本一般劃分為制造成本、開發成本和銷售成本,但其實這些都是一筆糊涂賬,反正什么場合報什么帳。 如果集成電路是廠家自己制造,占制造成本大頭的就是設備折舊。可這設備又不是只生產這一個產品,怎樣才是合理的把這部分成本分攤呢?除了硅片,其他的水、電、氣也是共用的。如果產能滿負荷還好說,如果產能剩余,這剩余部分消耗的成本又算到誰的頭上呢,呵呵,這也不是一筆小錢。 當然,如果芯片、封裝是委托代工,那這制造成本的計算就相對簡單,反正別人的加工價格就是這IC的制造成本了。 開發成本是最不好說的了。最簡單的一個問題,董事長、CEO的工資是開發成本嗎?反正這個筐想裝什么裝什么。 再往深里說,如果開發費用是筆相對固定的費用,那么每個IC分攤的費用是多少呢?產品開發在先,銷售實現在后,這事當然不好說了。如果當時產品開發的時候有個目標數量,但從產品開始銷售到最后被淘汰這個生命周期中,實際銷售了多少是若干年后的事(當然有時是若干個月),這個數量偏差的幅度就太大了。分攤到100萬只和1000萬只相差就是10倍。 所以,如果有供應商和你討論起價格,夸夸其談他們的開發費用有多少、多少,腦子可以開開小差,想想那句經典的歌詞:一笑而過。等到談價格的時候再回過神來也不遲。 銷售成本也是很大一塊,包括售前和售后。以前的IC應用相對簡單, 制造商的應用工程師往往自己就可以搞定。現在IC都在向系統級發展,除了硬件還和軟件甚至第三方軟件息息相關。客戶早已不滿足簡單的參考設計而是需要全套的應用方案。這完全超出了IC制造商自身的能力。他們不得不和專業的第三方設計公司合作已滿足客戶的需要,甚至還需要購買相關的第三方軟件來免費提供給客戶。 售后服務同樣耗費巨大,客戶使用產品后出現的問題,不管何種原因,往往首先找到的就是IC制造商。他們以為原廠都能搞定。其實不然,由于往往測試外包(至少測試軟件是外包),產品的失效分析并不容易。因為工廠的產品測試往往只是合格與不合格,具體是什么參數不合格誰也不知道。如果涉及到系統問題,制造商自己更是絕對搞不定的,都要額外開銷。 雖然,每個IC產品從開發到最后進入市場投資巨大,但是,不管怎樣,繼續強調,只有市場壟斷產品的價格才和“成本”有關,比如:汽油、電力、自來水等等 。只有它們每次“調整”價格的時候都是因為“成本”上升。 充分市場化的產品價格和成本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材料漲價、能源漲價、勞動力漲價你看到電視機漲價了、電腦漲價了、洗衣機和冰箱漲價了? 絕大多數半導體產品(不包括:各類交通卡、醫療卡、以及各種生活、工作、商業所必須的卡)都是充分市場化的產品。半導體產品的價格只有炒上去的,沒有漲上去的。 IC的價格是哪里來的呢?通用產品價格往往是由市場決定的;專用產品的價格通常卻是由競爭對手決定的。比如:變頻空調的IGBT模塊基本上是由兩家公司提供的,他們互為競爭對手。產品的銷售價格就會互為參考形成基本一致。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周圍的例子不勝枚舉。明白這點很重要!談成本、談價格最終目的是為了砍價格。摸準了門道慢慢來砍。 有些朋友認為,通用產品的價格比較好談,好砍。因為供應商多,競爭激烈當然就比較容易漁翁得利。專用產品供應商往往就是這一、兩家。他們相互之間一默契,價格沒得談! 不過,我的感覺是恰恰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