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南京參會,繼續寫些記錄。標準研討會特別是這種大會,主要的目的是將中國、美國、德國和日本電動汽車產業的聲音匯聚在一起,由CATARC來組織調 度的自由務虛會,因為講完也沒有什么,不針對單個的標準也不針對一個標準工作組。好吧,所以每年一次的研討會,至少我參加過的2屆,都無可避免的走到了一 個看不出明顯結果的路上。但是我想說明的是,其實,如果你真正加入了工作組,你知道你反饋的意見如果大部分不予考慮或者部分考慮,其實也是沒有什么大意思 的。把聲音集合在一處,至少我們可以看清楚SAE、DIN、JAR和ISO/IEC在做什么,各個車廠又想傳遞些什么。 整個日程包括: 領導致辭: 國標委致辭 工信部致辭 科技部致辭 南京Local Goverment致辭 演講日程包括 1.MOST 甄子健 《電動汽車研發、示范及產業化過程中的安全要素》 無打印文稿,內容分為三部分,研發示范推廣的進展;標準的科技研究和定位思考和安全理念創新。提及的內容和前段時間高峰論壇的數據似乎有出入,不過談了有 幾點:財政補貼的退出機制,終究是要靠電動汽車自身的性價比和商業化謀求產業的獨立,而不是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老去補貼過日子的。電動汽車安全既需要考慮 車本身,還需要考慮車路、車網大城市交通的概念。整篇聽得我有些云里霧里,沒怎么聽明白。 2.CATARC 吳志新 《中國電動汽車安全與標準》 無打印文稿。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安全事故盤點;安全理念;安全標準和標準計劃。
其實大會上,能說的也就這些。 3.BYD 廉玉波 《BYD電動汽車安全設計》 內容比給的打印稿更為詳細和精致。涉及概述、電池安全設計、高壓部件安全設計和整車安全設計等部分。
覺整個講演時間不是很夠,照本宣科的,看得出來,BYD算是在技術上希望做到危機公關。按照一個朋友的說法,BYD是倉促的帶著水袋橫穿沙漠,當初的時 候以電池技術為先導,整合汽車產業高速發展模式,沒想到走了一半的路,水不夠了。能把工程師們留在BYD的,可能就是年輕人對于未來的一份希望了吧。 以上一節都是國內的報告。 4.德國交通部 Gerd Kellermann 電動汽車安全法規的國際協調 這里反復強調WP29,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1998的GTR,主要的汽車市場各國同意了法規的趨同化,導致了每個國家的地區性法規不能擅自搞成強制性而不征求WP29委員 會的評估,這也就是GB“T”的用意。整個內容我也沒大聽明白德國口音的英語,從內容來看涉及了電動汽車功能安全&電池全要求&整車撞后 的要求。 5.Daimler Horst Wunderlich ISO在汽車安全和鋰電池標準化工作 這篇算是真正的技術介紹了。這里強調了汽車標準的立場,立足于滿足工業產品開發需要,僅限于必要的內容而不涉及汽車/部件公司競爭的目的,即不能使得成本 額外增加。說到底,汽車行業的標準不是為了增加門檻,而是為了節約所有的汽車廠商的精力、時間和金錢。如果沒有標準,出現大面積的問題,召回的損失是每一 家都要負擔的,在充分討論必要性標準之后,整個產業的技術風險就會降低。這里主要介紹ISOTC22/SC21的任務。
在介紹SAE和SAE的各個標委會之后,主要涉及三個主題:
與前段時間在南京的講演內容大體一致,集中于Combo的機會,其實大家都想看到GB Combo的一天,開發起來也容易,問題是由能源局來主導以后的基礎設施標準,電網還在換電ing。 8.Daimler Michael Guse ECER 100.02電池安全新方法 主要介紹UNECE-R 100.02的內容,電池安全可以按照實物裝車去碰撞,也可以按照分析和數據來轉化要求。這里呢定義不在前面420mm和后面300mm的危險區域內,則電池包收到的最大擠壓力約為100KN。 ![]() 9.Nissan Takeshi Miyamato 聆風純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安全設計理念 乏善可陳,比SAE Paper里面都講的少。 第一天的講演如下,然后到菲尼克斯那邊參觀,然后晚宴。到20:30分我辦完住宿,折騰2個小時到現在差不多整理完今天的內容。明天的內容似乎更精彩一些,不過需要趕火車,后面幾段估計沒法參與了。接下來就是需要回公司寫出差報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