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吳辰光 在終止同中興的銷售合作關系僅僅一個月后,思科的態度突然大轉彎。近日,該公司CEO約翰·錢伯斯(如圖)日前在第一財季財報電話會議上稱,中興通訊是一個合作伙伴,而不是一個競爭對手。思科未來將擴大與中興通訊的合作,并致力于長期在中國發展。 突然示好中興和華為 上個月,當美國調查中興、華為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思科被業界猜測為幕后推手。不僅如此,思科還單方面結束了與中興長達七年之久的合作關系。一連串的事件讓思科成為了眾矢之的,或許是迫于壓力,思科開始向中國廠商示好。 在表達了和中興的關系后,錢伯斯也表示思科與美國國會針對華為發布的產品安全威脅報告沒有任何關系,美國和中國會解決因此引起的沖突,不會爆發貿易戰。“思科一直把華為當做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之前的分歧導致貿易戰的可能性很小。”錢伯斯說道,“你們將看到雙方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樣做,對于世界和兩國經濟都是有利的。這個分歧已經給思科在中國的業務帶來了壓力。” 上個月,美國國會發表報告稱,華為的產品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因為華為產品容易受到網絡間諜的攻擊。這篇報告一再指出華為與中國政府之間有緊密的聯系。華為已經為其產品的安全進行了辯護并且表示與中國政府沒有關聯。 被迫妥協源自市場壓力 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和數據傳送、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市場上,思科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隨著有關信息安全的聲音被放大,思科開始受到各界的質疑。 前不久,中國聯通已經完成對“China169”骨干網江蘇無錫節點的核心集群路由器的搬遷工程,而此次被搬遷的正是思科路由器CRS。對此,有分析認為,思科的產品漏洞及后門問題,正是引發運營商擔憂甚至更換其設備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已經日益成為運營商關注的焦點。此前,思科曝出的安全漏洞曾引發運營商的普遍憂慮。 思科對于中國市場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其上周發布的第一財季業績超出預期,但預計二季度利潤將會同比持平,收入增速也會放緩。錢伯斯預計,歐洲市場在真正好轉前,情況還會進一步惡化,這一觀點與他在8月的第四財季電話會議上發表的觀點相同。 看到這樣的財報預期,中國市場對于思科來說可謂至關重要,一旦丟掉中國市場,而歐洲市場也不見好轉,思科的處境將會非常不妙。 缺乏創新導致原地踏步 為何思科會被認為是幕后推手?為何思科與中興分手后又盼望復合?一系列事件的最大原因或許還是思科缺乏創新造成。 仔細研究發現,近十年來,由于華為堅持開放創新之路,而思科則在正常的競爭手段下打壓華為,逐步走向封閉。 根據兩家企業的官方數據來分析,十年來華為的銷售收入增長7倍,員工數增長10倍;而思科十年來銷售收入僅增長1倍,員工數也僅增長1倍,思科的市值已跌破千億美元,僅為高峰期的1/5左右。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華為堅持開放創新而取得的迅猛發展以及思科錢伯斯對華為的分外重視,從而使得思科不惜動用政治手段打擊華為,將華為擋在思科的大本營之外。 思科似乎只活在曾經輝煌的陰影下。2000年3月27日,思科總市值達到5550億美元,一度超過微軟成為美國市場價值最高的公司。然而,好景并不長,2010年思科收入432.18億美元,十年間只增長了1倍,而2011年底,思科的市值已經跌破1000億美元,不到高峰期的1/5左右。 近日,來自非營利機構Opensecrets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啟動對華為、中興調查的2011年,思科的游說支出創下最高紀錄,達到280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