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設計的靈活性,在項目01中廣泛采用了子板設計,包括通信子板和cpu子板及其他一些功能板。當然,通信子板和其他功能板都有現成的產品,不用我在從頭開始,但是CPU子板是沒有的。
用了兩天的時間,把cpu的資源劃分了一下,幸運的是,cpu的80個管腳絕對可以滿足項目需求,不幸的是,嗯,想把這80個管腳引出來還真是麻煩。
好在不用畫封裝,只管調用公司現有的設計庫就可以了,省去了不少功夫。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把子板設計好了,心得就是:如果對單片機各個引腳的功能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的話,可以顯著降低畫板的難度。要知道,雖然畫板只用了10多個小時,可是用著思考管腳功能定義上的時間可是整整兩天呢,因為既要保證將功能一致的管腳集中起來,還要保留充分的靈活性。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看我畫的板子,還說得過去吧。JP1、JP2是數字量輸入輸出;JP4是通訊;JP3是AD采樣和程序調試口。
嗯,反正自己很滿意,吃飯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