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曄卿 阻抗連續是一個廣義概念,它不僅僅指電學的電傳輸路徑、,也包括產品結構的力流路徑、風道的通風路徑等。其基本要求是路徑阻抗盡量保持一致,如果不得不有阻抗變換的情況,則須采取緩變過渡的設計形式(圖1)。 對于一個電路布線(圖2),如果出現了急性過渡,則在急性過渡的兩側各取一小段dx的長度,其阻抗分別為R和r,同樣材質的情況下,根據電阻的計算公式R=ρ*L / S,截面積大的電阻小,因此細的一段阻抗大為R,粗的一段阻抗小為r。當導線上通過電流I,則分別在R和r上產生熱量為PR=I2R,Pr=I2r,因此PR>;Pr,則兩段的發熱也不一樣,溫升也就會產生微小的差別,緊鄰的兩段導體,在溫度不同時,將會在電場和溫升的雙重作用下,細端R段的導電載流子將會發生移動,而形成更多的空穴,載流子的減少導致電阻更加增大,于是形成一個R↑→PR↑→溫度T↑→載流子移動→R↑ 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正反饋過程,越來越加速,導致到現在過渡點的燒毀。電爐絲與電線接頭處的燒斷、PCB板上布線過流時,并不是整條線全部燒毀,而是某一小段燒毀,均可形象的說明此問題。常見的一種失效現象,導線受到ESD損傷(圖3),在線纜上形成某個局部的損傷不能再導電,(圖3)中的橢圓,于是,在損傷點的兩側與損傷點之間,就形成了一個阻抗機型過渡的環境,最后在這個過渡點發生如上的反應過程,最后在損傷處燒斷,燒斷后的表現現象為為過電應力熱損傷(EOS,Electrical Over Stress),但其實質為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靜電損傷引起,常見的器件失效分析中,“疑似ESD損傷”的結論大都基于此。 在嵌入式系統的結構設計方面,結構上的急性過渡,會導致出現應力集中點(圖4),在力的傳遞過程中,在急性過渡點的兩側,力流路徑的過渡,會將較寬一側的多余部分所受到的力,全部集中于過渡的部位,從而導致此處成為故障點,在右側加一個向下壓的力時,在過渡處最先出現裂紋斷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