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機床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國防建設的基礎工業和戰略性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備受各方密切關注。中國機床工業在國家正確方針政策指引下,經歷經濟恢復時期及“十五”計劃階段,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艱巨努力,建立起較大的規模、較完整的體系,奠定了有利的技術基礎,具備相當的競爭實力。 一、中國機床工業發展成果 1、機床吞吐能力強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強化,國家裝備制造業對機床這種基礎性、戰略性生產制造手段,提出了大量急迫的需求。2002年,我國機床市場消費金額上升到59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位,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機床工業在總量供給方面的能力不凡。回顧我國機械制造業的基礎裝備供應的歷史情況,根據全國工業普查資料,50年來經過更新后的機床擁有量約378萬臺,其中金切機床294萬臺,鍛壓機床84萬臺,擁有量中我國自供裝備占絕大部分;包括重型超重型金屬切削機床與鍛壓設備、高精度精密機床與數控機床、上千條自動半自動生產線。 2、產品品種多樣化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制造業面對的是制造對象更新頻率加快,加工對象個性化突出,因而對提供加工制造裝備的機床工業,同樣是要求產品品種多樣化,這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機床工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機床工業受市場需求的驅動,全行業千方百計研究開發新產品,近年,年開發自主版權新品達四百余種左右,截至2002年底,全國更新后的機床品種,累計可供近3500種特別是數控及其他高新技術產品達1500種,這在世界范圍也是位居前列的。我國鍛壓設備、電加工等特別加工設備、齒輪加工設備可以說品種齊全、性能優越、頗具特色。 鍛壓機械方面的代表性產品有:濟南第二機床廠一直處于國際先進行列的成系列機械壓力機,壓力噸位已經由20000kn擴展到63000kn,屬于國際前沿,先后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的7條沖壓自動線在美國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上海鍛壓機床廠為一汽研制的自重860t、壓制12m汽車大梁、壓力噸位達50000kn的液壓機,在國外企業中具有同一水平的只有德。日三家;天水鍛壓機床廠為西氣東送開發的大口徑鋼管生產線和電力西電東輸提供的30000kn14m數控液壓折彎機和20000kn液壓制管機,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的。我國的電加工機床品種自成完整體系,并已形成了基本上滿足國內需求、年產2萬臺、而數控產品占80%在已公布的統計數字中,此數與數控金切機床并列的生產能力;技術上已擴展到微細電火花加工國家發明獎,為航空發動機整體葉輪加工的數控高效電火花銑削加工、超硬材料輥的電熔爆加工、電火花毛化冷軋軋輥加工等高技術領域。 3、數控機床成熱門 數控機床是當代機械制造業的主流裝備,是市場熱門商品,部分高檔數控機床仍然被當成戰略物資在國際市場上受到禁運限制。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經歷了30年的跌宕起伏,已經由成長期進人成熟期。我國可供市場的1500種數控機床,覆蓋超重型機床、高精度機床、特種加工機床、鍛壓設備、前沿高技術機床等領域,領域之廣,可與日、德、意、美并駕齊驅。五軸坐標聯動數控機床是數控機床技術制高點標志之一。用于大型螺旋槳空間曲面加工的五軸聯動銑床,曾引發轟動一時的美、日制裁原蘇聯的“東芝事件”;8年前美國國會因當時我國進口16臺用于飛機制造的此類多軸聯動舊機床而炮制所謂要求制裁的考克斯報告。 數控超重型機床是水、火、核電電站設備制造、造船、冶金礦山等重大裝備制造業及重兵器制造的關鍵設備。武漢重型機床集團開發出的加工工件直徑可達16m的數控立式車床已生產5臺,可以代表我國超重型機床生產能力和水平。第一臺曾在巖灘水電站水輪發電設備制造中滿足了用戶急迫需要。此后8年來在生產使用中屢創佳績,被用戶稱之為“功勛設備”。其后幾臺為國家關鍵工程電站設備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并因保證了號稱世界最大的三峽電站550t重巨型水輪機轉輪的加工完成,得到用戶表揚。已開發成功投入使用的超重型機床還有數控落地鏜銑加工中心,數控龍門式、橋式、固定橫梁式。復合功能懂銑床,加工工件重300t。直徑4.5m的臥式車床,工件重200t、直徑2200mm的數控軋輥磨床,這類機床國際上只有兩三家生產,我國自主版權品種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成為少數幾個超重型機床供應國之一。 立式臥式加工中心由于匯集了落地銑床、床身式銑床的基本功能,且具備按數控程序自動換刀或自動更換工件托盤的特性,也是組成柔性生產線的基本設備,成為機械制造業中需要量較大的一類加工裝備約占數控金切機床需求總量30%左右,是世界機床市場熱門商品,我國近年發展較快,有40家以上企業進行生產,通用品種已批量生產,少數廠家已有高精度型、大規格型產品進入市場。 數控車床同樣是數控機床中占比重較大者之一,我國已有50家以上企業生產,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濟南第一機床廠、寶雞機床廠、云機等等企業都已批量生產,品種齊全,質量穩定可靠,有的已跨過月產百臺的門檻。數控齒輪加工機床同樣是我國機床產品強項之一,成系列六軸五聯動數控滾齒機、七軸五聯動蝸桿型砂輪磨齒機、七軸六聯動弧齒錐齒輪磨齒機,都是最近3年來進入批量生產的世界先進水平的機床新品。 我國數控機床產品已延伸到成套、復合領域:中捷機床廠按7個月交貨期為上海磁懸浮列車工程項目,交出4條以數控鏜銑床為主體的生產線,是體現我國機床工業提供成套設備能力的杰出代表。 數控系統裝置是數控機床的神經中樞,是曾長期阻礙我國數控領域發展的關鍵環節。就世界范圍來說,經過多年市場激烈競爭的優勝劣汰,已形成由日本發那科公司獨占世界市場50%、德國西門子占據25%的壟斷局面。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掌握基于通用32位工業控制機開放體系結構,一舉登上當代同一起跑線,開發出能與加工中心、復合車削機床及齒輪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特別是能控制五軸聯動和具備網絡化遠程監測、診斷、操作功能的數控系統,并開發出弧齒錐齒輪數控加工。 三維激光視覺檢測、螺旋槳七軸五聯動加工和世界獨創的空間曲面插補軟件。目前,批量投入市場的國產數控系統,具有性能價格比優勢,正在改變國際強手在中國市場上奇貨可居的壟斷局面。與之匹配的數字交流伺服調速電動機及主軸電動機已有自主版權的商品問世。 4、研發體系貢獻大 我國機床工業的產品研發力量由三部分組成,即企業的研發基地、高等院校研究部門和專門設置的研究機構七所一院,前兩者的性質與國外機床工業發達國家類似,后者只與個別國家與地區采取的方式相近。這三個方面的研發力量從不同角度為我國機床工業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1 企業的研發基地為產品創新、性能升級做出成效的事例很多:如秦川機床集團技術研究院在2002年研發的高效數控七坐標六聯動蝸桿型砂輪磨齒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填補國際上品種規格的空白;險峰機床廠的國家技術中心開發出的配置自主版權專用數控系統的高精度超重型軋輥磨床進人了世界先進行列。 2 高等院校科研隊伍以基礎共性技術、前沿技術、軟件技術研究見長,與企業結合開發產品,優勢互補,取得了虛擬軸機床等前沿技術產品的成就。高校設置生產經營公司,將專項優異科研成果轉化為機床商品的作法可能是世界機床業中較為特殊的方式,中南大學研發的達到世界先進技術的弧齒錐齒輪磨齒機。華中科技大學等屬于世界一流的快速成型機產品都以類似生產經營方式進人市場。 3 機床工業領域的獨立研究單位一直承擔基礎共性研究開發工作,具有以多項基礎共性技術的集成開發頂級產品的優勢,經過科研體制改革,具備科技先導型企業性質,活力更為增強,例如北京機床研究所的納米技術機床,濟南鑄造鍛壓設備研究所的數控回轉頭沖壓與激光復合機床都是體現我國研發實力的事例。研發能力還具體體現在針對特殊需要的品種上,為神州載人飛船燃燒室加工的特種銑床,為核電鍋爐加工的特高行程立車,為世界最大口徑大視野天文望遠鏡零件加工的專用設備,都一一交了滿意答卷。 來源:中國機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