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ARM 架構開始在運算領域嶄露頭角,包括幾家伺服器大廠推出基于 ARM 架構的產品,還有 Computex 期間包括 Calexda 與神達等都在會場展示解決方案,到底 ARM 架構的運算能力能到何種境界?知名 Linux 網站 Phoronix 的站長Michael Larabel 靠著 6 張 PandaBoard ES 開發(fā)板,每張上面有一顆雙 Cortex-A9 的 TI OMAP 4460 應用處理器以及 1GB 記憶體與 16GB 的 SDHC 卡,搭配 Ubuntu 12.04 作為系統(tǒng)進行了測試。 如此一來,這套系統(tǒng)待機約莫 15W ,即便全速運作也不過 30W 左右,但卻是一套 12 核心的無風扇系統(tǒng)。根據他使用 Linux 效能測試軟體的 NPB 進行測試結果,在某些情境下 12 核心下的效能為單核心的 10 倍左右,當然也不是所有項目多核就有利,在快速傅立葉轉換項目( FFT )項目(效能項目請見:此頁),多核反而是開倒車。 而 Michael Larabel 還將這套系統(tǒng)對比雙核的 Atom 、 AMD E 系列 APU 還有 Ivy Bridge 架構的 Intel Core i7 等傳統(tǒng) x86 處理器,他的結論是目前這套 DIY 平臺的效能勝過 Atom ,相較 AMD E 系列 APU 有較好的功耗效能比,不過仍低于 Core i7 。 但他也強調他的平臺是 DIY 拼湊出來的,目前 Ubuntu 對于 ARM 架構最佳化才剛起步,而且目前使用的 Cortex-A9 核心仍是 32bit 的 ARMv7 基礎架構,他很期待下一代 ARMv8 64bit 基礎架構問世后的表現。 文/癮科技 更多詳情請點擊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