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張然 說實話,中國的汽車夢做了幾十年,卻從沒像現在這么有爭議。因為,老一輩汽車人創新的夢想被急功近利的部分車企給歪曲了,產品干癟鮮有創意,一眼就能望穿其利益為先的設計取向,甚至還有那些源源不斷涌入市場的抄襲之作。你會忍不住發問,一個幾乎每所大學都設立設計專業的泱泱大國,它怎么了? 當夢想照進現實,我們才突然發現和國外的差距依然存在。猶如恍然大悟,現在的車企痛定思痛,對產品設計研發的投入增大。所以這一屆北京車展我們很欣慰的看到,以往鮮有的創新設計變多了!對于中國的汽車發展來說,是件好事。但是,僅僅依靠企業的決心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不斷涌入的人才去完成先輩們的心愿。正如前文所說,中國有幾千所高校均開辦了設計的專業,未來的汽車人都在這里匯集。如果要選出幾所具代表性的院校看我們的未來,清華大學應該排在前列。于是,我來到清華大學汽車造型研究中心,與負責車身設計主任王波教授關于學生教學和設計現狀聊了很久。 ■ 樸素的教學樓走出優秀的年輕設計師 其實,這次訪談是在3月底完成的,由于北京車展的緣故,一直被耽擱至現在才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也正是北京車展停留的這段時間里,我們欣喜的發現,山寨少了創新多了,從自主品牌層出不窮的概念車就能窺見一斑。 我和王波教授討論的“中國汽車設計現狀”的話題多了被拯救的意思。所以現在再看之前的話題,似乎有點少了“憂心忡忡”的意思。 晚上到了北京第一件事便是來瞻仰這所被奉為“金字塔”般的大學。汽車工程系教學樓是在雙清路邊上一座不起眼的五層建筑里,不要因為它外表的樸素而輕視里面濃厚的學術氛圍。況且,清一色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字樣的教室門牌就能鎮住你對它之前的輕視。人可以“以貌取人”,但學術不可以。 汽車工程系不大的建筑后隱藏著汽車設計的教室,我拜訪的目的地就是這里。在一樓看到不少學生的作品后,不想打擾二樓在自修的學生,所以就回住的地方去了。后來第二天,不需要再像前一晚知識的“竊取者”那樣,小心翼翼的。不大的車身設計教室看完僅需要5分鐘,它沒有刻意隱藏“不完美”,這應該是我見過最普通的汽車設計教室了。但是,這里是清華,華而不實不是清華人的作風。況且在中國,說起汽車設計的教育,又有幾所高校敢前來挑戰? 對話王波教授,清華學生四年學到了什么? 當天還有一場觀致設計師何歌特先生的講座,這位前MINI設計總監對于設計創新十分看重。我們聽完后,王波教授找了一間會議室開始我們的訪談。他說,國外一流的設計師很重視設計的創新。他剛從意大利回來,因為設計系與法拉利有一些合作,所以趁著機會去了趟意大利。除了法拉利之行以外,清華大學與米蘭理工大學正在建立一個國際雙修學院,可以拿到意大利工程學位和設計學位。我問了一個關于學生未來深造的問題,他表示清華有不少國外合作院校,也可以選擇進入著名汽車設計院校,這點不需太擔心。 王波教授簡介: 清華大學汽車造型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曾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考文垂大學深造汽車設計。2001年進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創建汽車造型與車身設計方向,并負責藝術設計主干課程的教學,指導學生參與國際、國內汽車造型設計大賽,獲多項大獎。指導的研究生和本科畢業生目前多在各汽車企業設計部門工作。 王波教授在清華研究的方向是汽車造型設計與車身藝術,這個方向隸屬于汽車工程系。因為汽車設計在汽車工程里的重要性,清華大學的老教授們90年代初就覺得這方面有發展的重要性。王波教授說,當初的困難與任務比較艱巨,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在工程的體系下建立完整的設計訓練。 我所拜訪的清華的汽車工程包含了汽車工程與設計兩門主要的教學學科。除了車輛工程系以外,以前的工藝美院合并過來后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也教授汽車設計課程。這兩個系,誕生了中國不少出色的汽車設計師。但是,辨認汽車工程系與美術學院的區別我有些迷糊。王波教授說,主要是側重點有所不同,從而體現在教學方面。一開始汽車工程系叫做清華汽車設計研究中心,教學的方面就要體現藝術與工程的融合,讓他們有機的捆合在一起,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如果細分它和美術學院不同的話,汽車工程系學車身設計的學生更重視汽車工程方面知識。 在校期間,學生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主要課程包括設計思維與企業策略、色彩基礎、透視與結構素描、造型基礎、油泥模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程序與方法等,這些是純設計方面的課程。王波教授的教學課程叫做汽車設計二維表達,為了這門課清華還出版了相關的教材。這是我們純設計的課程。他說:“在學生四年的求學生涯中,我們會教給他們一套完整的設計流程。從最初的畫圖開始到設計分析,到內飾、油泥模型、數模等,這是車企使用的一整套設計流程”。 除了這些純設計的課程外,王波教授說,一些偏工程的學科也是車身設計專業必學的學科,比如人機工程、空氣動力學、熱管理、車身結構與分析等,還有純工程的學科都在學習的范圍內。這幾門核心的學科順序一般是按照教學的體系,先理解二維,到三維,從虛擬到現實,從整體到細節,從簡單到高端,一步步的設計過程,而所有這些課程只圍繞一個的核心,它就是創新能力。學校里的這些課程可能是各方面的技能訓練,但如何在課程中激發學生們的思維與創意,便成為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為了讓學生更多學習到設計方面的課程,車輛工程系決定減少幾個工程方面的課程,但減少不等于放棄。從第一屆車身班到現在,課程的量不斷在調整,基本上讓學生學到豐富的內容,但盡量能讓學生能學到更多車身設計方面的專業課而減去一些學科。 ■ 對話王波教授,設計創新的重要性! 在談到汽車設計學習階段,設計的創新與設計的表達,哪一個更重要時。王波教授的觀念了當而直接:“創新更為重要!不管在哪個階段,創新一定比表達更重要。我認識很多大師級的人物,圖畫的很一般,但是他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將創新思想表達出來,這就足夠了。另外,在一個市場細分的情況下,尤其是國外的設計公司,比如你畫圖特別好,你就可以專門從事做畫圖的工作。而我們國家缺的是創新,不缺表達,畫圖雖然是一項能力但不能凌駕于設計創新之上,所以我們教授的課程都是圍繞著如何創新而進行的。 他對設計創新繼續提出了肯定:“設計創新的價值應該提至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度,設計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設計價值,設計價值很大一部分上取決于創新的能力。在工作中,設計表達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設計師最難挑戰自己的是創新能力。比如克里斯·班戈,創新能力一流,但是二十年后你讓他再做一個和當初一樣好的設計,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這種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還需要勇氣放棄以前固定思維里的東西。所以,教學體系中創新是我們的核心。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并不是純學美術出來的,但并不阻礙他們將會是高水平的設計師,我們只要抓住創新的核心,技能、技法是可以積累的。” 雖然工程系的學生沒有美術的基礎,但是在訓練之后就能形成非凡的能力。在這里教學,你必須抓住清華學生的特點:學習能力特別強,告訴他方法、工具,他自然就能從中找到訣竅,讓他自己去分析,不斷的訓練,基本就可以了。 還有一些是學習的過程的展示,比如拿一輛真車放在院子里寫生,繪畫練習是造型的基礎,最開始是二維,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將會運用三維,對三維形態的語意需要有一些基礎的了解,這個基礎就是在繪畫練習中鍛煉出來。在訓練完成后,完成汽車設計與工程方法的訓練,我會將10-18個學生分成幾組來完成教師的安排。例如,我給第一組學生命題為奧迪的概念車,第二組學生為寶馬的SUV,第三組可能就是2060年未來交通工具,總共有3-4組,小組間的工作大家肯定會有競爭,大家做方案然后慢慢的挑選。在方案確定之后再分工,內飾、外形設計的分工,主要鍛煉一個團隊的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會發現教學方法自然就形成了,明白汽車設計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以后到了車企的設計中心便能很快融入這樣的氣氛中。 通過這些訓練,清華大學這些年學生獲得了無數大獎。2004年,朱睿去斯圖加特參加大賽獲得大獎,這輛車從外形到內飾都是朱睿做的,而且他還比其他的參賽選手年齡要小一些,所以參與這樣的大賽很不容易。當時克里斯·班戈、馬丁·史密斯,尤其是班戈,對朱睿的設計非常感興趣。比如這個汽車設計為山城而應用,如何在山城重慶保持一個水平的狀態,這已不簡單的是一個設計的問題,結構、懸掛的變化在車輛工程系學生身上也是容易實現的,而純藝術的學生這方面就會略微弱一些。 首屆CCTV汽車設計大賽我們也參加了,這是一場全華人的大賽,我們當時送出11件作品參賽,最后入圍10件參加決賽,而入圍決賽的10位選手沒有空手而歸。最后大獎、一等獎、二等獎,以及業余組等都是我們獲得的,基本做到了包攬。近年,我們依舊鼓勵學生們參賽,由于國內賽制的種種原因,我比較推薦學生參加國外的設計大賽。 在國際合作方面,我們也會和其他院校進行合作。比如,前段時間在美國和Art Center做的一個workshop,還有考文垂大學和皇家藝術學院。我們有不少學生都在這里繼續讀書,學習國外先進的設計制作,這是我們教學的一個大概情況。 ■ 對話王波教授,設計師的創新建立在工程了解之上! 在大致了解了清華大學車輛工程系的情況后,我想請王波教授聊聊國內設計現狀,他有些激動,帶了些批評:“當前國內的汽車行業的設計師其實對工程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與工程師之間沒有多少合作。但是在國外,設計師與工程師是旗鼓相當,就算有討論過激的情況出現,也呈現出好的結果。但是在國內,設計師的力量很微弱,幾乎沒有發言權,如果沒有辦法與工程師有共同的語言,工程師根本就不會聽你的,也就無法合作下去。通過這些年與車企的合作我發現,如果你了解了工程的方面的知識,而你又是設計師的身份,你可以用工程師的語言讓工程師接受你的想法,工程師才會聽你的建議,這樣設計師更多的想法才會在產品中體現出來。 只有你將更多的設計內容在產品中體現出來,逐漸才會對這個行業有所影響,有影響之后你才能去探討下一步,讓更多的設計體現出來,再去體現出設計策略,整合市場,研究消費者,這一切就逐漸的展開了,越來越接近國外成熟的設計做法。因為,設計是一項策略與研究的工作,前期必須做一些生活形態的調查。 對于不斷涌出的“拷貝”設計我只想說:“設計師本身能力就有問題,還有一個是企業的問題。不管怎么說,設計師不可能永遠沒有創新,企業不愿意去做創新,希望你做一些可以跑量的項目,所以“拷貝”會一直做下去。久而久之,設計師就形成習慣,在干過一段時間拷貝后,就會習以為常,創新能力就會退化掉。另外,目前我國幾乎每一所高校都有工業設計專業,但是這個專業逐漸飽和,這個專業的教師水平也值得堪憂。 ■ 編輯點評: 這篇文章的開頭我沒想讓它變得沉重。真的,要是在早幾年,我絕對會隨諸位媒體老師的風潮,批判自主品牌的汽車設計。但現在不會,從這屆北京車展上我們很欣慰的看到,“自主設計”不再是一句嘹亮的口號。車展上有那么多需要表揚的自主品牌,雖然還很稚嫩,但需要我們像對自己孩子一樣,不斷為其鼓勵加油,容納它之前的錯誤,看到它未來能帶給的希望。 嗯,話多反而令人生厭,適可而止吧。再回到這篇文章,以后每一期設計院校系列我們都會與任課教師去對話,因為教師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決定這些設計觀念才形成孩子們的未來。這一次與王波教授的對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清華大學是如何培育未來汽車設計人才,以及他對設計師技能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讓您了解中國汽車設計培養的模式。一名年輕汽車設計師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是什么?我記得是他反復提到的兩個字: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