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千億元LED照明蛋糕待分,只有堅持技術創新的企業才能分得一杯羹。 截止2011年,僅深圳市倒閉的LED照明企業就超過80家,與深圳同處廣東省的佛山市,2011年中亦有將近一成的LED照明企業倒閉。緊隨深圳、佛山之后,東莞、中山的LED照明企業也深陷倒閉寒潮。2011年的冬天,中國LED照明產業切身感受到了嚴寒來臨。 但是,與倒閉潮形成對比的是LED照明領域持續擴大的市場以及政府對LED照明越來越重視的態度。 3月初,國家財政部等三部委針對LED產品啟動2012年財政補貼推廣專案招標工作,涉及室內室外4類LED照明產品,補貼資金采取間接補貼方式。據知情人士透露,補貼比例約為采購價格的30%,預計總金額將達數億規模,將有效撬動LED在照明特別是大宗用戶照明領域的應用。 一邊是LED企業倒閉亂象,一邊是政策春風無限好。這個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產能過剩局面能否扭轉?是否將面臨一次大洗牌?而未來發展格局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盲目進入產能過剩 LED廣闊的市場前景對外界有著巨大的誘惑。目前中國僅半導體照明產品市場的規模就有200多億元,這一數字兩三年內還會升到500億~600億元的規模,甚至一些LED領域專家認為LED照明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將達到上萬億元。 長江證券在研報中介紹,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士預測,“十二五”期間,LED產業有望實現翻兩番的目標,至2015年末中國的LED照明滲透率達20%,而業內普遍估計則更為樂觀,預計到2015年,中國戶外LED照明滲透率達60%~80%,室內商用LED照明滲透率達25%~30%,室內家居LED照明滲透率約5%~10%,中國市場LED照明整體滲透率將達到甚至超過20%,LED照明市場的高速成長估計將從2012年延續到2015年。 正是這樣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場,引得不少企業一哄而上盲目搶食。但是這里面的大部分“先吃螃蟹”者非但沒有嘗到甜頭,反而成為了爭奪路上的先驅。 LED照明燈具行業準入門檻很低,很多小規模、小作坊企業也可以很容易地進入。但是這些只想“撈一筆”的企業進入之后只是一味炒作節能的概念,卻無法做到真正節能。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壓力,這些企業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一味依靠價格戰進行競爭。這種盲目的進入以及低端競爭,導致了整個LED照明市場混亂無序、難以管理。 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會員服務部副部長田強認為,打價格戰肯定不是最終目的,實際上,真正具規模的LED大企業都不會選擇這種策略。在2011年雖有眾多中小企業倒閉,然而像勤上光電等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甚至是銷售額在兩三千萬元以上的照明企業依然穩步發展,紛紛加大LED布局。 技術才是LED行業的核心 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從事LED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應用的企業約達2000多家,大部分屬于LED封裝和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事LED的高新技術企業有97家,僅占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2835家中的3.5%。深圳市相關企業中,屬于芯片生產僅有一家,對產品生產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熒光粉的生產企業更是一家都沒有。LED行業面臨著洗牌,技術或許成為其中的決定性因素。 賽迪顧問基礎電子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張曉康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表示:“LED是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政府支持、企業有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核心技術人員的缺乏已成為各企業發展的瓶頸,唯有技術先行,方為上策。” 據記者了解,全球LED領域的技術和專利,一半以上被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的少數大公司所占有。日本日亞化學、日本豐田合成、美國cree公司、歐洲飛利浦、歐洲歐司朗為維持競爭優勢、保持自身市場份額申請了多項專利,幾乎覆蓋了原材料、設備、封裝、應用在內的整個產業鏈。 顯然,行業巨頭技術專利的壟斷,阻礙了中國LED企業的發展。據《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2010年我國集成電路高端通用芯片進口額為1570億美元,連續7年為第一大宗進口商品。因此,《規劃》提出:圍繞國家戰略和重點整機需求,引導和支持以優勢單位為依托,重點開發共性關鍵技術。 LED技術瓶頸一向為業內人士所熟知。對此,張曉康深有同感:目前LED產業面臨下游市場斷檔,上游缺乏有經驗核心技術人員的情況,而這方面的技術人員培養時間得在三年以上。近一兩年,挖到足夠有實力的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一線操作人員,將是企業存活到下一輪高速增長期的關鍵因素之一。 廣東榮文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徐欣告訴本刊,LED畢竟是新的光源,整個產業發展也不過十年左右,技術成熟需要時間來沉淀,目前技術上體現的不足也是正常現象。 事實上,LED企業也正在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對此張曉康稱:“很多企業常飛往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取經,像藍寶石襯底的刨生法、直拉法等等。” 目前,國內有技術、有專利的LED企業紛紛申請專利也證實了這一點。以珠三角LED照明產業為例,廣東省LED照明產業以深圳市最為集中,共有LED照明企業2600多家,占據國內LED總產值的近半壁江山。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深圳市的LED專利申請量居全國首位。截至2010年2月,深圳市知識產權研究會統計,深圳市LED照明領域專利申請約384件,其中發明專利113件,實用新型專利271件。 政策利好 事實上,LED企業前赴后繼的熱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產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 2009年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公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同年,科技部推出“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城市方案;2011年5月,北京、常州、合肥、青島、廣州、海口、寶雞等16個城市被確認為第二批“十城萬盞”示范城市;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2012年2月24日工信部發布《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地方政府亦是對LED產業產生極大的熱情,投入巨額資金,在土地、稅收、技術開發、人才引進、設備購買等諸多方面對LED產業實施大幅優惠政策等。 “LED半導體照明業被廣東省列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賽迪顧問廣州分公司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張天翼說:“十二五期間,整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東省共投資100億元,那么每年是20個億,而在十二五第一年就投資4.5個億扶植LED產業,充分說明了廣東省對LED產業的重視。” 業內知情人士透露,LED終端照明市場將正式進入國家政策強力推動階段,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2010年白熾燈產量和國內銷量分別為38.5億只和10.7億只,2012年開始我國將逐步禁用白熾燈,未來3~5年,國家對LED行業的補貼約為80億~100億元,終端價格補貼率預計為30%~50%,補貼總額可能高達160億~200億元。 政府對LED照明的各項政策補貼和扶持,說明中國普及LED照明的決心,而LED應用市場也將出現大幅擴大的局面。 “政策利好、市場廣闊,然而LED行業面臨著產能供剩局面,企業洗牌在所難免。一些不具核心競爭力、管理混亂的企業,在這次沖擊中將無法堅持,而不少企業也開始思考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產品調整。”張曉康向記者表示。 LED市場新重心 “目前LED照明被當成LED產業的下游應用環節之一,而未來,隨著LED照明產業與市場的發展,LED照明產品環節的產業規模將遠遠大于LED中上游環節的產業規模。”他認為,目前對產業的看法應該逐步轉變,不應把半導體照明當成LED產業的應用環節,而應該將LED光源(芯片、封裝、模組)當成照明產業的上游環節來看,半導體照明以后趨勢將是重半導體轉向重照明。 “目前LED照明產業規模還未達到預期,其中一個原因是由于價格頗高導致商用和民用的室內照明國內市場尚未大規模啟動,因此,生產這些產品的廠商主要是在出口。不過LED照明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這些企業的市場敏感度很高,企業銷售重心會根據市場情況快速調整。” 去年,為解決國內LED產品價格高困局,勤上光電憑借大規模的量產能力形成較強的產品議價能力,促使產品原材料價格降低了20%~30%,產品整體成本下降了50%。 毫無疑問,這將加大勤上光電在LED產品價格中的話語權。 此后,另外一家LED照明企業惠州元暉光電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將項目落戶廣東惠州仲愷高新區,占地13萬平方米,投資約3億元。據悉,該項目今年5月份之前動工,201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建成投產后,年值達20億元以上,可創稅5000萬元,解決1500人以上就業。 LED照明企業爭相打開本土市場,似乎印證了這樣一個客觀存在:LED產業發展將逐步去向國內市場。張曉康指出,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照明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市場。未來,照明光源將由白熾燈、節能燈向LED光源升級換代,因此LED光源(LED產業的中上游環節)將主要在內需市場,供給下游照明廠商的需求。而下游LED照明廠商的銷售將同時面對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 伴隨著企業銷售重心逐步轉向國內市場,國內各企業新的競爭格局或許也將形成。 “勤上光電、上海三思等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入LED半導體照明產業領域的企業,在行業中已處于領頭羊位置,然而當三星、LG、海信、創維、TCL等國內外品牌紛紛加大LED電視投入比重之時,很難說行業老大寶座將花落誰家。或許前半年統計的行業前十,后半年就變了。”張曉康如是說。 而也有分析師認為,飛利浦、歐司朗、GE、日亞、科銳目前是全球LED照明市場前五大供應商,且都已經進入到中國市場,但中國民用領域尚未普及,主要在路政、商用等工程領域,因此品質、技術、品牌、渠道是今后競爭的關鍵。“隨著行業洗牌,今后中國LED照明行業將逐步走向強者恒強的格局。”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