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了《聲表面波器件用單晶晶片規范與測量方法》(IEC 62276:2025),首次明確了壓電材料的光學性能標準。三安濾波器晶體團隊以在材料端的研發經驗,在關于透過率(晶片黑化程度)的相關技術要求和相應測量方法中做出重要貢獻。 隨著5G通信和物聯網終端向高頻化、微型化加速發展,聲表面波(SAW)濾波器作為射頻前端的核心組件,承擔著信號選頻的關鍵功能。據Yole Développement預測,到2026年,全球聲表面波濾波器市場規模將達55億美元。智能終端對濾波器數量和性能的需求激增,推動材料技術向更高一致性、更優光學性能演進。 2025年3月7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聲表面波器件用單晶晶片規范與測量方法》(IEC 62276:2025),首次將壓電材料的光學性能(透過率/黑化程度)納入國際標準。該標準由中國企業主導修訂,標志著我國在高端壓電材料領域實現從技術跟隨到規則制定的跨越。 泉州三安集成(原晶安光電團隊)依托三安光電二十余年的化合物半導體研發制造經驗,持續投入LN/LT壓電材料制備工藝的研發,逐步掌握成熟的晶片黑化工藝。團隊自2016年深度參與該項目的標準論證,在透過率的相關技術要求和相應測量方法與項目其他成員協作,討論及驗證試驗,提出了多項技術性修改內容,納入了新標準中主要的修訂內容之一。 三安擁有國內少有的濾波器垂直整合產業鏈,構建射頻前端芯片整合解決方案制造平臺,持續加強工藝和材料的研發投入,積極投身行業標準的制定和提升,促進行業協同發展和產品質量標準提升,為全球頭部射頻設計公司提供可靠的芯片制造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