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芯片巨頭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已破產的內存芯片制造商奇夢達(Qimonda)的破產管理人達成了一項歷史性的和解協議。英飛凌同意向奇夢達支付7.535億歐元(約合59.96億元人民幣)的賠償,以解決雙方長達近15年的法律糾紛。 此次和解協議的達成標志著雙方長期爭議的終結。奇夢達曾是英飛凌的內存產品部門,于2006年從英飛凌拆分出來,并迅速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DRAM芯片供應商之一。然而,由于DRAM市場供過于求以及技術路線的選擇問題,奇夢達在2009年遭受重創,并于同年1月向德國法院申請破產。 破產之后,奇夢達的破產管理人與英飛凌之間就奇夢達破產前后的資產價值、剝離過程中的負債以及賠償金額等問題展開了長達數年的法律斗爭。最初,奇夢達破產管理人向英飛凌索賠約34億歐元,但經過多輪談判和法庭審理,雙方最終達成了一個更為實際的賠償方案。 根據此次達成的和解協議,英飛凌將向奇夢達支付7.535億歐元的賠償,略低于最初聲稱的8億歐元。差額部分主要是因為英飛凌提交了一份已成立索賠的后償聲明,金額約為2650萬歐元。這筆賠償資金將由英飛凌預留的準備金和額外部分提供,以確保協議的執行。 英飛凌表示,此次和解不僅解決了其與奇夢達破產管理人的所有法律糾紛和索賠,還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掃清了障礙。英飛凌管理層在聲明中強調,和解協議的達成是公司在法律層面上取得的重大勝利,將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專注于核心業務和未來的發展。 奇夢達管理層也在一份聲明中對此次和解表示了歡迎。他們指出,和解協議的達成有助于加快破產程序的結束,并為債權人帶來可觀的分紅。預計破產程序有望在2025年完成,屆時債權人將能夠根據協議獲得相應的賠償。 此次和解還涉及奇夢達的專利組合問題。奇夢達在全球擁有數千項專利和專利申請,這些知識產權在破產前已授權給多家主要市場參與者。專利組合的授權和銷售為奇夢達帶來了約1億歐元的收入,并最終以最高出價賣給了英飛凌科技。這些專利的轉移和利用,也為奇夢達的債權人和破產程序帶來了額外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