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有成果,卻找不到買家;企業有需求,又找不到靠譜的技術團隊;在對接過程中“跑斷腿,磨破嘴”,耗時又耗力……5月8日,國內首個“AI技術經理人”正式上線,率先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對接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填補了行業空白。 這款AI技術經理人由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研發,以該中心主任李家玉為設計原型,融合了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并整合高校、企業、投融資等創新要素,搭建科技成果轉化領域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交流平臺,有效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對接難、成本高等問題,實現創新資源的互聯互通,促進技術、需求、資源高效合理配置。 “本次平臺主要上線AI技術經理人‘成果推廣’功能模塊。”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李家玉說,隨著系統的不斷優化完善,“尋技”、“問診”等多種服務功能將陸續上線。 科技成果的“推廣”平臺,有效盤活存量專利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梳理盤活有價值卻被閑置的專利成果成為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任務。 據悉,AI技術經理人平臺集中收錄了粵港澳高校、科研機構及全國34家高校工作站的專利成果,分領域打造開放性、不落幕的展示推廣平臺。 “AI技術經理人的應用突破了時間、空間及成果轉化數量限制,是盤活存量專利的有效方式之一。”李家玉說,從線下一對一對接,到線上一對多推廣,從區域某一地到全國網絡覆蓋,AI 技術經理人將大大提高科技成果的曝光和轉化效率。 此外,針對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及痛難點,該平臺還聚集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企業等領域專家,為科研管理人員、有轉化意愿的項目負責人提供政策、投融資等專業轉化咨詢服務,加快科技成果精準落地轉化。 科技企業的“淘寶”平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與線下技術經理人一樣,AI技術經理人同樣以技術需求為導向,一方面企業可以在平臺上自由發布技術需求信息,由科研團隊“揭榜”攻關;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像逛“淘寶”一樣,通過關鍵詞或需求檢索目標成果。 “搜索成果的操作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通過語音或文字提出問題,便能得到AI技術經理人詳盡而準確的回復。”李家玉說,AI技術經理人后臺連接了成果數據庫,借助精準算法,幫助企業快速匹配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壓縮供需雙方中間環節成本,提高對接效率,以科技創新賦能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行業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AI技術經理人平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支撐,構建了“AI數字人+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模式,為政府、高校、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等單位和科技人員提供全鏈條一體化綜合服務,促進科技成果供需雙方高效鏈接,全方位服務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目前,平臺已匯聚高校教師98533人、專家975人、優質成果4890個、科技需求548項,將不斷解決成果有效供應不足、轉化應用率低、供需脫節等問題,實現線上服務和線下轉化的有效貫通、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AI技術經理人上線是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新探索,也是未來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形式和平臺。”李家玉說,希望通過這個平臺,高校、企業、風投等單位和機構能加強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科技企業、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