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呼吸氨檢測作為一種無創、無痛、無輻射的檢測手段,正逐漸受到醫療領域的重視。在慢性腎臟病的診斷中,呼吸氨檢測作為一種新的檢測手段,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前景。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腎功能檢測方法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在腎臟損傷早期可能無明顯異常,且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診斷準確性受限。而呼吸氨檢測作為一種新的檢測手段,能夠更早、更準確地反映腎臟損傷情況。 呼吸氨檢測的原理是基于腎臟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氨。腎臟損傷時,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強,導致氨的產生增多。這些氨通過腎臟排泄進入尿液,同時部分氨通過呼吸排出。因此,通過檢測呼吸中的氨含量,可以間接反映腎臟損傷的情況。相較于傳統檢測方法,呼吸氨檢測具有無創、無痛、無輻射等優勢,且能夠更早地發現腎臟損傷,為早期治療提供依據。 在實際應用中,呼吸氨檢測可以用于慢性腎臟病的早期篩查、病情監測以及治療效果評估。對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等,定期進行呼吸氨檢測有助于及早發現腎臟損傷,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在病情監測方面,呼吸氨檢測能夠動態觀察腎臟損傷的進展情況,為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此外,治療效果評估也是呼吸氨檢測的重要應用場景。通過比較治療前后的呼吸氨含量變化,可以判斷治療的有效性,有助于醫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 人體器官的某些病變會導致代謝異常,進而使某些呼出氣體的濃度升高。例如,糖尿病患者呼出的丙酮氣體、肺癌患者呼出的乙烷氣體以及腎病患者呼出的氨氣濃度都明顯高于正常人。通過檢測這些與特定疾病相關聯的標志性氣體濃度,可以實現相應疾病的初步診斷。然而,目前的呼出氣體組分檢測手段存在成本高、過程復雜等問題,難以發揮快速“呼氣診病”的優勢。隨著傳感器技術的不斷成熟,利用氣體傳感器檢測人體呼出的某種氣體濃度對人體疾病的早期無創診斷是氣體傳感器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近年來,研究者們不斷嘗試將具有低成本、智能化、易于集成等優勢的半導體氣體傳感器應用在人體呼出氣體檢測上。 用于人體呼氣檢測的氨氣傳感器要求檢測靈敏度高、選擇性強以及高濕抗干擾。 因為人體呼出氣體濃度低,一般在百十個ppb或者幾個ppm的量級,這要求傳感器的靈敏度高; 呼氣成分復雜,目前發現氣體種類達三千余種之多,這要求傳感器的選擇性強; 呼出氣體伴隨著90% RH以上的濕度,常溫工作的傳感器不可避免的產生敏感層表面結露的現象,這要求傳感器抗濕度干擾。 常用的表面修飾、器件封裝等抗濕手段在面向高濕環境下低濃度氣體選擇性檢測時,通常效果很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