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簡稱“中國工博會”)是中國工業領域面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和經貿交流合作平臺,是經國務院批準唯一具有評獎功能的大型工業博覽會。自1999年創辦以來,歷經多年的發展創新,通過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運作,已發展成為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中國裝備制造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工業品牌展。 自2015年起,中國工博會移師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位于上海虹橋CBD核心區、毗鄰虹橋交通樞紐,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會展綜合體。2019年9月17日,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開幕。 2022年11月15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知稱,原定于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延期至2023年9.19-23舉辦。 參展聯系 137 6148 3430 朱艷
上屆回顧: 2020年工博會 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于2020年9月15—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設9大專業展。 該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展覽面積24.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000多家,將采取“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會展新模式,通過5G直播、虛擬展廳等互聯網新技術,全新打造工博會在線平臺。該屆工博會將呈現五大亮點: 1、專門設置意大利國家館,呈現工博會國際交流合作從國際拓展向國別縱深延伸。該屆工博會設置意大利國家館,聚焦意大利在華投資企業,集中展示意大利制造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及優質產品,展示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包括瑪莎拉蒂、歌詩達郵輪等意大利知名企業,同期還將舉辦“意大利機械技術中國周”系列活動,深入推動中意兩國制造業領域合作交流。 2、首次設置院士專家創新成果展,展示從科技研發到創新生產力釋放的相容相促全流程。該屆工博會設置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創新成果展,圍繞國家和上海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產業,以需求為導向加強院士團隊與企業對接,力促科研成果產業化。 3、集中設置防疫精品展,展示制造業在應對重大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保障支撐作用。該屆工博會聚焦展示產業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新成效,設置防疫精品專區,邀請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集中展示在抗疫防護用品、醫療器械、藥品和疫苗研發等領域的創新成果。 4、聚焦首展首發新成果,突出制造業技術、產品、模式創新前沿突破。該屆工博會將聚焦首展首發,展示部分全球工業創新前沿產品。ABB、發那科、上海電氣、新奧動力、東土科技等將攜全球首發產品亮相;上汽集團、宏山激光、比亞迪、海爾、鮑斯股份、金發科技等一批國內制造技術領軍企業,將展示填補國內空白、打破技術壟斷、封鎖的新項目成果。美的集團、正泰、浪潮、思愛普(SAP)等將深度呈現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場景。武漢逸飛、浙江金澳藍、兆芯等隱形冠軍企業也將充分展現“小而美”魅力和科技創新活力。 5、聚焦“互聯網+工業”新進展,突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該屆工博會全新打造“智慧物流”展區,圍繞機器人應用的倉儲物流供應鏈,展示“非接觸”式交互應用的機器人應用案例。同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上研院、中國聯通將呈現5G賦能工業互聯網生態的未來趨勢性技術及應用場景;阿里巴巴、京東、震坤行等行業巨頭,將展示產業鏈供應鏈新業態、新模式。
第二十一屆中國工博會9大專業展和展覽面積
注: 1.科技創新展含中科院、創新科技館、高校、導航展等展區 2.展商數不含參展媒體數 3.展位數指折合成標準展位(9平方米)后的數量 參展商分析 第二十一屆中國工博會參展商總數2,610家,參展展位數13,965個,其中境外參展商519家,境內上海以外地區參展商1,416家,上海市內參展商675家。 參展商專業領域 按展位數分析:
按展商數分析:
參展商地域 按展位數分析:
按展商數分析:
境外參展商 第二十一屆中國工博會吸引了來自境外31個國家和地區的519家參展商,參展展位3709個,境外參展商來自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創歷史新高。 2015-2019年境外參展商數、展位數統計:
境外參展商國家和地區分析:
境內參展商 來自中國境內26個省市自治區及5個計劃單列市的2,091家參展商以10,256個展位的面積參展第二十一屆中國工博會。 2015-2019年境內參展商數、展位數統計:
觀眾分析第二十一屆中國工博會共到場觀眾193,788人次,其中專業觀眾183,229人次,分別來自境外86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境內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專業觀眾人次較上屆增長5.23%。 2015-2019年專業觀眾人次統計
觀眾感興趣的專業展比例
專業觀眾地區分布
境內專業觀眾地區分析
觀眾來自機構類型分析
觀眾業務領域分析
觀眾工作性質分析
觀眾的采購角色分析
觀眾參觀展會目的分析
論壇 第二十一屆中國工博會同期舉辦了52場專題論壇、會議活動,論壇緊扣“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主題,設部市合作論壇、發展論壇、科技論壇、行業與企業論壇四大系列板塊,舉辦不同規模與形式的論壇活動。 展會詳情 137 6148 3430 朱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