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式鏡頭的內部結構組成一部分是棱鏡,棱鏡通過反射光線使得原本垂直進入手機背部的光線能夠彎折一定角度后平行于手機背板方向進入。第二部分是VCM音圈馬達,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功能,調節鏡頭的位置呈現清晰的圖像。第三部分是鏡頭模組,最后一部分則是CMOS。 潛望式攝像頭的出貨量數量逐年上升,2021年其出貨量在0.52億個,到2025年,預期出貨量將達到1.28億,年復合增長為46%。 最早的手機潛望式攝像頭結構使用的是一個變焦鏡頭以及兩個棱鏡,這種結構優勢在于只需要單個攝像頭通過改變相對位置就能變焦。同時因為有兩個棱鏡,可以對CMOS進行縮放。但整體模組尺寸會偏大,同時功耗也不小。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潛望式攝像頭一般使用一個棱鏡,鏡頭為固定焦距,通過多個不同焦距的攝像頭來實現變焦,日常生活中很多手機都采用了這種配置。這種結構也有限制,就是CMOS尺寸受限于手機厚度,無法做到大尺寸的底片。 目前下一代結構的潛望式攝像頭在主流結構上增加了一面棱鏡,也就是雙棱鏡加定焦鏡頭,這種結構解放了CMOS的尺寸限制,但是光經過了更多的反射,損失會更嚴重些。而且工藝難度相較主流結構大增,新增的棱鏡結構,在硬化、切割、光學防抖等工藝精度要求上很高,新增棱鏡結構會讓難度和成本顯著上升。 小結 隨著潛望式鏡頭供應鏈進一步的成熟,相關棱鏡、CMOS傳感器、VCM等零部件成本會進一步下降。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以及新型潛望式鏡頭結構的應用將帶動潛望式攝像頭模組向中低端智能手機下沉。 AMEYA360報道:潛望式鏡頭解決手機攝像頭模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