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現場考察后確認,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海上中試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獲得成功。此次海上中試于5月中、下旬開展,使用聯合研制的全球首套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東福一號”,集成了原位制氫、智慧能源轉換管理、安全檢測控制、裝卸升降等系統于一體,在經受了8級大風、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洋環境的考驗后,連續穩定運行了超過240小時。 經驗證,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裝備設計合理、運行穩定,試驗驗證了該項技術的可行性。海上風電原位電解制氫技術的成功驗證,不僅僅明確了全新原理技術在真實環境下的可行性和穩定性,也實現了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制氫的一體化技術體系,驗證了科學期刊理論研究前沿成果到工程試驗的中國速度,在未來這項技術可能作為海上可再生能源制氫的重要發展路徑。 ![]() 當前,“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我國推進制造業轉型和能源體系建設的基本準則。目前我國能源活動占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因此,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海上風電制氫大大減輕了制氫工程研究和實驗應用的能源壓力,減少了碳排放量,同時也大大簡化了制氫工業流程的復雜和困難程度。 伴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氫能無疑將會成為未來重要能源之一。采用綠色電力電解水制氫是實現零碳能源的重要途徑。這一方面要克服淡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還需克服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波動大的問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氫礦,向大海要水是未來氫能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海水成分非常復雜,不僅包含92種化學元素,還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懸浮顆粒,導致有害腐蝕性和毒性、催化劑失活、電解效率低等諸多技術瓶頸與挑戰。為了完成突破和挑戰,針對客觀存在的條件和技術難題,國內外知名研究團隊進行了大量探索研究,如何徹底避免海水復雜組分對電解制氫體系的影響,成為了近半世紀世界性難題。 ![]() 在研究過程中,團隊逐漸將目標轉向海水無淡化原位電解制氫,這種構想在原理上跳出了傳統化學的范疇,要通過蒸汽壓差的物理力學驅動,來全部隔開海水中的90多種復雜元素及微生物對電解水制氫的影響,通過取之不盡的海水資源直接制氫,并結合海上風力發電技術,進一步減少資源能耗。在這個思路上,研發團隊在已有經驗和理論基礎上艱辛探索,開創了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全新顛覆性、革命性原理與技術,建立了全新的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理論方法,實現了無淡化過程、無副反應、無額外能耗的規模化高效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完美破解了海水電解制氫領域的半世紀難題,實現了把取之不盡的海水當純水一樣直接用于電解制氫。 一直以來,國內產業制造以自立自強為目標,著力構建融合式開放式創新體系,奮力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成果已現,戰績斐然,海水電解制氫的技術突破充分體現了國內產業制造的科技進步,在未來持續攻關潔凈能源、綠色制造前沿技術。因此,即將于2023年8月22日到25日在天津召開的中國工業博覽會設立能源及工業環保展區 ![]() 展會致力于展示制造業前沿科研成果,促進綠色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發展,推動行業企業技術交流合作、共同進步。引導環保技術創新發展,助力綠色低碳工業體系建設。 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風向標、中國內循環經濟晴雨表,促進中國制造更好地服務全球,中國工業博覽會將于2023年8月22-25日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展會規模預計超過10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亮相展會,將有150,000余名專業觀眾現場參觀采購。(展覽事宜 黃琪/編輯) 展位價格 標準展位(9平方米) A區 1,600元/平方米 標準展位(9平方米) B區 1,200元/平方米 光地展位(36平方米起) A區 1,500元/平方米 光地展位(36平方米起) B區 1,100元/平方米 組委會辦公室400-181-6585 聯系人-黃琪-13520848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