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重大水電項目和抽水蓄能建設,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良好開局。國家能源局專家介紹,截至一季度末,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12.58億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59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4%,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達34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8%。基地建設規模較廣,范圍涉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清潔能源等諸多方面,電力電工及能源裝備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有力推動綠色工業建設。 風電建設方面,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040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989萬千瓦,海上風電51萬千瓦;風電投資完成約249億元,同比增長15%。 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和利用率都有提升,一季度全國光伏新增并網裝機3366萬千瓦,同比增長154.8%。僅一季度,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高達98%,相較上年年同期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同時加大對光伏產業設備建設投資,太陽能發電投資完成522億元,同比增長177.6%。
41e3b5244261d8983ea44d480bb0cb8b.jpeg
經過對于地形和氣候的充分考察,我國大型風電光伏建設基地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區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將這些地區作為建設重點,充分發揮清潔能源優勢。專家介紹,截至目前,第一批9705萬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面開工,項目并網工作正積極推進,力爭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網投產;第二批基地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第三批基地項目清單近期已正式印發實施。風電和光伏能源潛力巨大。 在挖掘清潔能源優勢的同時,同樣重視探索化石能源在新發展格局下的建設方式。一直以來,煤炭作為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對我國的能源供應和安全保障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煤礦智能化對于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國累計建成1043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277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智能化煤礦為近兩年煤炭增產保供發揮了關鍵作用,據調度,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7家重點煤炭企業,已建成智能化產能13.93億噸/年,占其總產能的74.7%,綜采工作面平均人員勞動工效提升27.7%。
47192f82a914420abd4d622c7f208dd8.jpeg
煤礦智能化發展也有力推動了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近2000億元,投資完成率超過50%。智能化市場需求的增加,有效帶動了礦山 物聯網、煤機裝備制造、智能控制系統、安全監測預警等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為充分展示當前工業建設下的電力系統和能源裝備,在2023年8月22日-25日舉行的中國天津工業博覽會設立國家重大裝備展區和 14 個主題展區,搭建中國工業全產業鏈大平臺。 在國際電力電工及能源裝備展中,主辦方將全面展現當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新形式、新業態,廣泛涉及智能電網調控、智能發電、智能輸電、智能變電、智能配電、智能用電、智能運檢、信息通信、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致力于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背景下,加快推動電力和能源相關行業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交流和突破,支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承擔新時代行業企業的使命與擔當。 展會規模預計超過10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亮相展會,將有150,000余名專業觀眾到現場參觀采購。 組委會辦公室400-181-6585 聯系人-黃琪-13520848804
|